美文网首页
贾平凹的贴心话

贾平凹的贴心话

作者: 渔小鱼a | 来源:发表于2020-02-08 17:05 被阅读0次

      写作打卡有一个月了,这期间读过贾平凹的文章,一篇是他眼中的沈从文先生,一篇是关于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的问题。说实话,我虽是反复读了几遍,可还是不够理解他所表达的精髓,我只得乖乖的慢慢积累。时常提醒着自己:思考,是很重要的。他在每篇文章中都用特别日常的例子来形容他的观点,会让人觉得十分的对味儿,这就是大师级的魅力吧。

        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已经被吸引,这是他给友人关于写作方面的回复,迫不及待的想听听他写出的珍贵的贴心话。

      他是从五个方面来回复的:

1.从“我”走向“我们”

      他举出了一句很反对友人写的话:“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在于穿了一件不合体的裙子”。——劝诫友人,如果不热衷现实生活的题材,坐在书斋里空想,刻意写作自以为的新奇,很难写出真来。

    写作,是为了让我们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关注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才可能更本真,更灵敏,也更对现实发展有着前瞻性,也才能写出我们内心的欢乐、悲伤、自在或恐惧。

    对于现实生活,有各种写法,他不大喜欢那种故意夸张乖戾的写作,初读可能觉得过瘾,但不可久读,也耐不住久读。

    他还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他说自己也说不清楚,好像是为写作而生的。他说周围一些朋友,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常常是为了出名,为了版税,为了获奖去写。

    而另一个朋友,作品虽好,却从不宣传、炒作,是无功利心地写作,写好了最多是放在自己的博客上。

    他回想当年写《废都》和《秦腔》时就是这样的状态,只为安妥内心。因朋友读了鼓动登才发表的。作品虽产生争议,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可读的人多些,且能读得久些。反之,本想写些让别人能满意的作品时,反而写得很糟。

      我想,写作过于刻意,失掉本真,便禁不住真正的考验吧。

   

    2.好好说你的话

    "一碗饭,扒拉几口,你就知道这饭是咸甜辣酸,还是已经馊了。文章也是这样,它是以味道区别的。"

      比喻的怎么样?一听便懂了。

    他对一位朋友的小说不满意,首先语言就不舒服。"为什么连续用短句,一句又都是句号,就像登一段阶距很小的楼梯,使不上劲,又累。"

      小说,就是说,好好说你的话。

    语言的功能是表现情绪的,节奏把握好了,情绪就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把握节奏又绝对与身体有关,呼吸就决定着节奏。

      我之前认真交作业的两篇文章,都有老师和朋友指出各别语句不通顺。以前从没认真对待过,自顾自的说,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3.要控制好节奏

    他说朋友的小说故事非常好,但没写出味道来。文章没有控制好节奏,有的是前边精彩后边散气,有的是这一章不错,另一章又乱了。

    "咱们在乡下为人盖房时有这样的经验,地上的人往上抛瓦,房上的人接瓦,一次五六页一垒,配合得好了,一抛一接非常省力和轻松,若一人节奏不好,那就既费劲又容易出危险。"——瞧,又是一处生动的比喻。

        他说写作像人的呼气,慢慢地呼,呼得长久。这样才能沉着,才稳。会骑自行车的人都骑得慢,会拉二胡的弓子运行得趁。  这时的写作,灵感顿生,才能体会到得意和欢乐。否则就像纸糊的窗子在风中破了,烂声响,写得难受,也写不下去。

——他,这么懂得生活呢!想起他之前的文章里说,写文章要注意细节,细节才是动人之处。想来,生活中的他是不是也很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呢!

      他又提到之所以做到沉稳,还是因为内功的深厚。过于迫切,准备不足,好强用狠,肯定用笔急躁。

    他还说到,这位创作者心劲正高,他不够熟识,不能直接提出问题,怕他情绪受影响。他说写作中情绪是不能影响的,运动员在场上只能喊加油,不可呼倒好。

      读到这,我被他的话逗笑了。贴心的方法,贴心的呵护,难怪是大作家。


    4.作品要精神贯注

    他写了一个条幅挂在书房:精神贯注。他的意思是,时间和身体不可浪费,作文每有制述,必贯之神性。

      并且特意强调,所说的精神贯注,是不写应景的东西,不写玩文字的东西。年轻时好奇,作文有游戏的味道。现在,得从生活中真正有了深刻体会才写,写人写事形而下的要写得准写得实,又得有形而上的升腾,如古人所说,火之焰,珠玉之宝气。

      他对友人说:你是非常有灵性的作家,我还得劝你,不要再多读那些明清小品,不要再欣赏废名那一类作家的作品,不要再讲究语言和小情趣。要往大处写,要多读读雄浑沉郁的作品,如鲁迅的,司马迁的,托尔斯泰的,把气往大鼓,把器往大做,宁粗粝,不要玲珑。做大袍子了,不要在大袍子上追究小褶皱和花边。

      "春节期间,晚辈来拜年,都在说要以身体为重,不必再写,或者轻轻松松地写。他们是以他们的角度来关心,但碌碡推在半坡怎能不使劲呢?我之所以新年第一封信给你,谈的仍是文学上的事,因为身体固然重要,写作更是活着的意义,而你又是在写作上有野心的人。"

      我总结了一下:写文要精神贯注,文章要往大处写,多读雄浑沉郁的作品。并且,写作辛苦是一定的。

   

    5.不要写得太顺溜

      他分别指出两个友人的写作问题。一个是太注重描写,过于腻,节奏慢。如果跟着小脚老太太去赶集,硌硌拧拧半天走不前去。而友人的文章,他觉得是写得太顺溜。

        他回忆有一次看黄河,傍晚,云压得低,河面宽阔,水稠得流不动,他感叹是厚云积岸,大水走泥。大河流水是不顺溜的,小河流水要它流得有起伏,有浪花和响声,就不妨在河里丢些石头去。

      文笔太顺溜了要让它涩一点,憨憨地用词。

    他阅读后,还分析友人会这样写的原因。他认为是与友人的性情有关。

      友人反应机敏,言辞调皮,谁也说不过。那么,这种逞能可能会影响到他只注意到一些小的机巧的东西,大局的浑然的东西反倒掌控不够。

      我突然想起在孩子的作文中,常有一些搞怪的口语出现,我读起来别扭,心中着急,影响文章整体的美感。和性情有关,他说的真对。

      有些事不要太使聪明才情,要养大拙,要学会愚笨。平日说话,大家都不屑夸夸其谈,古语道:口锐者天钝之。写文章也是一样。

      写作同任何事情一样都要的是过程,过程要扎实,扎实需要细节,不动声色地写,稳住气写,越急的地方越不能急,别人可能不写或少写的地方你就去写和多写,越写得扎实,作品的境界就大。

      最后,他分享了一个写作感受:  每当写得得心应手时就停下来,放到第二天去写。这样,在第二天一开始就写得很快乐,容易进入一个好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试一试。

 

     

     

相关文章

  • 贾平凹的贴心话

    写作打卡有一个月了,这期间读过贾平凹的文章,一篇是他眼中的沈从文先生,一篇是关于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的问...

  • 初见贾平凹

    初见贾平凹 从朋友处得到贾平凹的电话,朋友告诉我,贾平凹...

  • 名家作品--散文2

    501:贾平凹《两代人》 502:贾平凹《《路小路作品集》序》 503:贾平凹《丑石》 504:贾平凹《龙柏树》 ...

  • “笨人”与“鬼才”

    看到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贾平凹说自己是个“笨人”,贾平凹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有个著名的段子,贾平凹为...

  • 2018-12-08

    我的父亲贾平凹 ——作者:贾浅浅 贾平凹是我的父亲。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勤奋和出色的作家之一。生活中的贾平凹,善良...

  • 2022-03-13

    贾平凹

  • 剖析一针见血

    贾平凹

  • 真实故事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

  • 《山本》:血色残阳,宽仁绵长

    8月间,读贾平凹《山本》,很热,在丽江避暑,正好住在贾平凹题字的“十月文学馆”旁边。贾平凹2017年修改这本...

  • 遇见商洛,遇见贾平凹

    遇见贾平凹 记与贾平凹先生的一次遇见 商州行 听过商洛的美丽,也听过商洛的贫穷。听过商洛的贾平凹,也听过商洛的刘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平凹的贴心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ii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