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写作业或者做习题的过程中,遇到一个自己不太会的问题会问父母,说:妈妈,我有一个问题不会做,你给我看看?或者这道题我不会做?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回答是:
A、你先想一想,不会的题目要先思考一下
B、我给你看看,这道题应该这样解
C、我看看,这道题目还真的有点儿复杂
题目解析
A、你先想一想,不会的题目要先思考一下(心理首先感觉到挫折)
B、我给你看看,这道题应该这样解(以后遇到难题会继续求助父母)
C、我看看,这道题目还真的有点儿复杂(心理上先要及时响应求助)
“再想想,动动脑子,你想想肯定能会的”,当家长这样回复孩子的时候,孩子最先能够感觉到的是情绪上挫折感。就是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己动脑子、自己想,我想不出来啊,要是想的出来我还问你吗。这个时候女孩子形成的心理是我妈妈不喜欢我这样,那下次我就不问了,省得她讨厌我,下一次有问题她也不再愿意问你了;小男孩多数心理形成的是一种孤独感,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觉不好建立。
儿童的心理是在乎当下、情绪优先的。所以当父母随口说出一些话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到儿童当下是什么情况,自己的话语是不是会让孩子情感上受挫。当你弄一个软件半天弄不过去,心理着急的问你的配偶,你帮我看下这个软件怎么打不开。你不会回复对方:你自己想一想,动动脑子。
那当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我听到你碰到困难了,我一定会来帮助你。及时响应:我看看,哦,这道题还真的挺复杂呢。我得好好想想。
其次,开始自言自语的缓慢的说自己的思考就好,比如:倒数,倒数是从这边数还是这边数呢?正数是从前面这里数,倒数我觉得应该从后面这边吧……”,孩子在旁边通过你的自言自语就容易打开自己的思路,有时候可以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有时候孩子没法明白,你也可以说下自己的思考,然后不点破最后的答案,说我这会儿还想不出来,这样吧,我思考一下,晚上我再来跟你讨论一下,怎么样?父母和孩子平等的讨论,可以把自己降低一些不一定非要指导孩子如何做如何教,孩子在心理上感觉是稳定和温暖的,就是觉得你是在试图帮助他、很努力的帮助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