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秦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作者: 赣江边的锤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23:21 被阅读0次

    本文非常有名,有名到入选《古文观止》。

    同样入选《古文观止》的另一篇文章《过秦论》里说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意思是说,秦国到了始皇这一代,在之前六代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一统天下。这“六世”,有机会锤子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慢慢介绍。锤子在之前的《卫鞅亡魏入秦》中讲过秦孝公,他是“六世”中的第一世。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了十足的成功,夯实了国家的基础,使秦国国力大增。这功劳当然应该算在商鞅头上。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支持,秦国不可能完场变法大业。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前,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有邹忌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反倒被秦国后来者追上,并最终被秦国所灭。

    为什么?

    因为这些先发国家的变法都是浅尝辄止,无力或者说不敢走向“改革的深水区”。所谓变法,就是利益从新分配。变法越深,对于旧有利益分配制度的破坏就越大,所受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也就越大。即要改革,又不能因为改革力度过大,社会适应不过来而引起动荡。所以变法改革,最好的办法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步前进,有限试错。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之一就是求治太急。但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孝公告诉我们,步子迈得太大,也不一定扯着蛋。

    根据《史记》和出土的秦简记载,商鞅变法一上来就是大招,下至民风民俗,农业生产,社会治安,上至进仕之途,户籍制度,全部重新制定法令约束。更重要的是,收世族封地,采用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动员能力。锤子之前在文章中介绍过封建制度的危害。一言以蔽之,国行封建制度,则必有内乱分裂之祸。商鞅变法,是战国所有变法中,对封建制度铲除得最彻底的。而这一系列大的改革措施之所以能成功,又不使秦国发生重大的社会动荡,导致改革失败。除了当时秦国的国情等客观因素之外,全是秦孝公保驾护航的功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秦孝公统一了共识,团结了同志,凝聚了力量,排除了万难,使商鞅的改革措施做到有序铺展,稳中前进。大大地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国防科技,国计民生和秦国的国际形象。为此,秦孝公奋斗半生,四十三岁,盛年而死。他作为“第一世”,贡献在于为国力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为秦国确定发展路线,确定制度建设路线,并且确定“两个路线”不动摇。

    而作为他的儿子,作为“第二世”,秦惠文王对秦国最大的贡献在于外破合纵之势,内夺巴蜀之地。对外,他任用张仪等人,用连横破合纵,实在太有名了,都是明面上的,我们暂且不讲。张仪的连横之策再厉害,其实质还是取守势,只是自保而已。和取巴蜀闷声发大财相比,略逊一筹。

    巴蜀之前分别指的是两个“化外之地”,巴国和蜀国。据现今有限的史料记载,两个国家民风都很彪悍,也经常处于敌对状态。华夏诸侯国曾经有国家攻打过他们,但是都没打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民风过于彪悍。且社会文化和中原有很大差异。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巴蜀两国虽然占地面积很大,但是一直都不入中原国家的法眼。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国家,更遑论了解两国的实际情况。

    就在文中张仪和司马错争论之前没多久,巴国和蜀国发生战争,双方阵营都派人向秦国求救。作为有战略眼光的主帅,司马错觉得这机会千载难逢,向秦惠文王提议南下出兵巴蜀,一举夺得两国领土。而张仪对巴蜀两国不熟悉,觉得纵然夺得巴蜀之地,秦国也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治理,主张“不如伐韩”,进而攻击周王室,挟天子以令天下。

    张仪是靠舌头吃饭的纵横名士,论口才辩才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次辩论他输给了驰骋疆场的将军武夫。不是司马错辩才比张仪高,而是张仪的战略眼光略输一筹。张仪对秦国的实力过于乐观。周王室再不济也是天下共主,周室易取,天下难敌。其他国家不会坐视秦国进取周王室。张仪之所以为秦国献连横之策,是因为无法独抗“合纵”对秦国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封锁。如果秦国进取周王室,那等于加强“合纵”的强度。本身与连横之策背道而驰了。

    相反,夺取巴蜀两国土地,以增长实力,夯实根基,正符合当下秦国所需。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焕然一新,国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此时的任务,就是拓展土地,增加人口,进一步增强国力。如何拓展土地?往北是茫茫草原,往西是戎狄荒山,往东有列国封锁,往南是最佳选择,也是选无可选。巴蜀两国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又都向秦请求救援,天赐良机。此时出手,就像司马错自己说的:“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羊群也”。秦国不花大力气就可将国土拓展一倍不止,还不会引起其他六大国的警觉。取时不会被阻挠,取后不会遭群起而攻之。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年年有。还有一点,巴蜀位于长江上游,也就是在楚国上游。夺得巴蜀,秦国等于在楚国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秦军可顺长江直下,攻取楚国。

    秦惠文王同意司马错进击巴蜀,果然短短十个月就拿下两国。从此秦国国土面积几可以和楚国比肩,是秦国得以向东拓展,统一六国的关键一步,也是作为“第二世”的秦惠文王对秦国最大的贡献。

    “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虽然,巴蜀被纳入秦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岷江水患对秦国的经济贡献很有限。但是自从修了都江堰之后,岷江水患不复存在,蜀地号为“陆海”“天府之国”,意即田间青苗庄稼如汪洋大海,一望无际。

    张仪才华在于外交口才,不在军事。对待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要有敬畏之心的慎重。战术可以失误,战略不可以。出发点是错的,那做什么都是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kf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