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

作者: 毛姜姜 | 来源:发表于2022-12-12 16:47 被阅读0次

之前想写一篇小说,只写了个开头,之后就一直没有续下去,当时还信誓旦旦的和简友说可能会写一万多字,为什么不写了呢?

因为那篇小说想写的是婚姻中的各种不幸,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朋友的,也有些素材是亲戚那里来的,当时是想把这些写出来,可是后来心情有了转变,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没有必要再拣起来,毕竟大家日子都这样,何必又在这里徒增烦恼呢?

所以,那篇不打算写了。

最近写文有些犯懒,到了时间了,对着屏幕可以发呆半个小时,然后才拖拖拉拉的想到哪写到哪,水的有些过分了。

还是说说刚刚读完的《围城》吧。

这本书,应该都读过,最近又读了一遍,不得不说作者的讽刺手法和鲁迅先生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实在是写的精彩。

再次读完后,让人不禁感慨:初读不解其中味,再读已是方鸿渐。

以前读的时候,不太懂,觉得方鸿渐挺可怜,里面的女人实在个个精明,都很可恶。

现在读起来,里面的女人还是个个精明,但也不算可恶,只能说那个时代出来的女性,多少还有些旧式家庭的影子在里面,大多数从小耳濡目染,女性管家是当时的特征,自然骨子里就会有这种遗传。

而里面的二号男性人物赵辛楣,不知道是不是作者钟爱,有好的家世,又有能力,对朋友也好,且还很长情,从他对苏小姐的爱慕就可看出,后来在三闾大学碰到的汪处厚的老婆,他见了,说像苏文纨,还因此而丢了三闾大学的工作。

再说主角方鸿渐,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最后一次大吵,以方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假如把方鸿渐搬进现实,尤其是婚后,就很不讨喜,空有一副好看的外表,内里却是空空,轻的不屑去拿,重的又提不起来,假如方鸿渐身家如同赵辛楣,可能又是一番光景,可奈何作者并没有给到主角光环。读到最后,会觉得方鸿渐就是芸芸众生,多有不得已,可自己又没有本事,做不得自己的主,只得随波逐流,把日子过得一团糟。

我想,人人都不要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方鸿渐,像是砧板上的鱼,只有被宰的份,连奋起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应该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摆脱某种“无形的手”对自己的控制,活得自由,活出精彩,方不枉这一生吧。

相关文章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再读《围城》

    记得第一次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在初三毕业那一年,那时候的阅读纯粹是囫囵吞枣,只记得主人公之间的破朔迷...

  • 再读《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初读围城,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了,小时候读《围城》,囫囵吞枣得...

  • 再读《围城》

    文~林柯榕树下~原创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对于读书这个神圣的事情更是如此。上学时读过的《围城》似...

  • 再读《围城》

    这几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把钱老先生的《围城》看了个透彻。由于入戏太深,几度魂牵梦绕。总不经意地对号入座,却又不...

  • 再读围城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读的围城,反正是很多年以前了,若不是陈道明饰演得方鸿渐过于精彩,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了,再读...

  • 再读《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鸿篇大作,他不愧是一位善用语言的大师,这本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作者用幽默而辛辣...

  • 再读《围城》

    半个月之前读了一遍<围城>,觉得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小说写得如此之美,实在是把他老人家笔下的人物,写活了,写绝了! 忍...

  •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不得不赞叹钱老的睿智和犀利。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性。陈道明版的方鸿渐,具备一个知识分子的善良,...

  • 再读《围城》

    我也忘了以前什么时候读的围城,那时候只觉得晦涩难懂,可能是自己阅历不够体会不到钱钟书的思想,就是抱着能提高个人气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mf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