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听一位Google大中华区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讲公司文化,说公司鼓励多元化,认为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因此大多数问题都会经过多次和充分的讨论,才会得出结论。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充分讨论势必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即便有的人想法真的很傻,你也不得不让他说完,这不会影响工作效率么?
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这么考虑的人,毕竟充分讨论所体现的民主和某一位专家决策所体现的高效有时候是天平的两端,是需要每每遇到实际情况重新寻找中间点的。不过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我今天只想聊聊,对于别人的不同看法,我们可以怎么看待?
提完异议问问自己在社会生活的很多场合,提异议是比较敏感,且要冒一定风险的。90后的童鞋对这点可能感受不深,但80后大多是懂得低调做人的,在一些所谓不恰当的场合提异议有时候还不如不说话。这其实还真不是我们中国人比较中庸才有这些行为规则,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隐秘流传的做人法则。提什么异议啊,就你知道的多。
这里分享一点点题外话,我在大学期间代表学校出去比赛,接触过一段时间的辩论,还是英语辩论。我们在学校里培训的时候练习的题目还是文理科选哪个好,学校开不开放自由选课制度,出去了比赛拿到的都是堕胎合法化,同性恋婚姻,伊拉克战争撤军与否此等问题。我当时大学一年级,连题目当中的一些单词我都不认识,比如Abortion(堕胎)我还当场查了随身携带的文曲星。就这样,我接触了广阔的英语辩论的世界,从而颠覆了我不少思考的方式。
黑白颠倒辩论的经历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边倒的正确,也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真理。比如,辩论堕胎问题其中有个题目是:女性堕胎是否需要征得胎儿父亲的同意。我第一反应那肯定是YES,但是我偏偏抽中了反方,于是我就立马转换立场,“颠倒黑白”的准备了好几条义正严辞,足以打动自己的论断。讲这些是想说一个事儿,那就是,很多问题都会因为你所处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你就能理解别人口中的异议,并不是单纯的愚蠢,而是值得尊重的平等言论。
你可以直观的想象一下:当你是利益既得者,比如你是堕胎案中的父亲,你一定觉得知情权高于一切;那你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女性,你就会发现,你对自己的妊娠甚至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如果胎儿父亲不同意,你就必须违背个人意愿生下孩子。在这件事情里,没有哪一方的观点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
开放的眼光当然,并不是我们遇到的异议都这么具有挑战性,但有一点希望传递给你的是,看待不同意见的眼光首先最好是开放的。我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有道理,不过能做到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你可以时常用以下几个问题来自查一下,看看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反应。
当你听到别人的想法时,你内心的想法是:
1. 瞎说什么啊,根本就不懂。
2. 真扫兴,没看到现在大家都和我想的一样么,搅什么局。
3. 居然会这么想,那你就没想过啥啥啥么?
4. (年纪大的人常有)还是太年轻,真敢说话,想法不成熟,得罪人啊
有没有戳中你??反正我自己时常注意,也不敢说完全克制住了我自己。所以说开放的眼光和心态十分的重要,能不能在听异议的时候认真听,并且追问和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想法,看看有没有启发,能不能做到这一步才决定了你到底算不算一个求知若渴的人,还是固步自封,洋洋得意。我跟自己说,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那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朋友们,第一步,开放的心态,别忙着下结论,先仔细听完。
换位思考,说的都对第二步,转换立场,试着去换位思考和理解对方。前段时间网上又流传一句话,说找人生另一半,难得不是浪漫,难得是理解。(Sorry,原话我忘了)理解这个词说到底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每个人的经历和基于经历的思考都是不同的,那么所想必然会有差距,如果能从别人思考的角度出发,再去按照逻辑推理,便能够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能找到对方的动机和初衷。我自己试过几次,当我明白了他的立场和所处环境,我立马理解了他所作所为的原因,也许是我的话,做得还不如他好。于是,换位思考引发了更深层的理解,而理解就带来了宽容和谅解。能够宽容和谅解别人,才真的能够从别人带给你的痛苦中挣脱出来,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这是一种救赎。
欣赏异议,还有这种操作第三步,能不能去鼓励和欣赏异议。什么样的人会提出异议呢?捣乱的人肯定不是多数,真正愿意冒风险提出不同想法的人,大概率是对组织有感情的人,以及积极思考过答案的人。对这样的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无视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噤声。这一点其实对于讨论的组织者,多半是领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鼓励不同意见,并且让他们能够被其他人听到,对于整个团队的创造力和多元化打造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和欣赏不同的看法,才能激发人的潜力,在辩论中让每一个人得到更多的启发。电影超体中说到一句话我很喜欢,知识不会带来混沌,无知才会。
这里又要说,有时候我们的文化不是很鼓励多元化,我们无论是历史上对于君子以及礼法的界定都是有明确标准的,还是从科举开始到现当下的高考,都采用相对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人才,无不体现了我们很崇尚统一标准。然而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篇不会多说,后面会另写一篇谈到。)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教育若不以培育人的多元化思维为目的,都是不善之举。想想希特勒搞的种族优越教育,日本搞的军国主义教育,不言自明。
聆听不同的意见,并加以理性思考,是获取真理,接近真实的必经之路。知行合一,你今天看到了本文,希望也能用于实践,实践才能带来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