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哥、简婶、安安来中间艺术区找我玩,贵哥是北京老炮,是有趣的灵魂。热爱艺术。我们首先参观了中间美术馆的展览“忍不住转身”贵哥等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展览。说现在影像展览是一个潮流,但是要认真看要看一天,因为转身后之事都是我们这一代经历过的比较熟悉,例如三线工厂,废弃的飞机场。每个人对展览的理解不同,总会有所启发。策展人的初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展览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不可名状的感觉往往超出了策展人的预期目标。
贵哥说:
我是第一次看到以影视作品为主的艺术展,很新鲜。这要拜当今影视技术、器材的普及。最简单的,用手机都可以拍一个作品,用心去表达你想表达的。
我大致比较认真地看了三部作品,一部是表现一个现代化港口的纪录片。大屏幕播放,观看距离近,看着有些眼晕,但正因如此也使作品增加了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国际化大港口的震撼,堪称当今中国的缩影!
还有一部是一位传媒大学学生绘制的动画片,回忆了他儿时的乡间生活及亲密的小伙伴。小伙伴的父亲是收废品的,而堆放废品的场地,就成了这两个孩子的天堂乐园。后来,小伙伴不幸溺水而亡,但他留下了极为震撼的作品,一个用废机车搭建的宇航船!片子结尾是幻想飞船升空,飞向茫茫的宇宙。
最后一部是部很抽象的作品,记述一位山西老妇人的一生,她年轻时是位日本侵华的慰安妇!我看了近十分钟,竟然没有看到这位老妇人,画面只有一幢房子的内外景空镜,外面下着雪,一直下个不停。耳机里是这位老妇人的回忆录音,和雪打窗棱的声音……
贵哥最后说:这些作品都很个人化,如果你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可能不会有任何印象。只有坐下、耐心看、看下去,你才有可能领会作者想表达的,而被作品所打动。
贵哥仔细的听录音
观展后我们开始在香草意吃饭,香草意位于中间电影院旁边。是一个西餐简餐厅,我们要了土豆沙拉,二款披萨,炸薯条。都说还是现烤的披萨好吃,香草意人少,环境浪漫幽静,是个聊天的好地方。
饭后,我们又到麦当劳喝咖啡,我们看好了麦当劳外面的座位,即可观景,空气又好。
可是有一个年轻人已经占领了一个四人坐,贵哥说咱们过去坐着一定会给他挤走,谁爱听老年人聊天?我过去和男孩商量,“那边有人抽烟,我们坐这样可以吗”?他很高兴的说“坐吧!坐吧”。这样我们四人加上他一起围在一个圆桌喝起了咖啡。男孩很认真的听我们说话,并没有想走的意思。还自我介绍他住在四季青,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坐着?坐着干嘛?他接着说他技校一年级就不上学了,但是有个技校的毕业证。曾经一段工作一段呆着,我问他最喜欢干嘛?他答道“最喜欢安逸”。有时候和朋友一起聚会,别人聊的很热闹,他在其中也是脑子空空的呆着,并不搭茬。他很羡慕我们退休,他也很想退休。
曾经有过女朋友,一言不和吹了,对交女朋友也没有了热情,半年单身了,简婶说半年空窗期了。
他谈起了他喜欢看的电影《绿皮书》《肖申克的救赎》等等。贵哥说喜欢电影你可以去剧组做杂事,慢慢的进入。他说从打杂到导演需要20年,他等不到成功的那一天。
我猜想他家里是拆迁户,不缺钱,两辈人就这一个独苗,生活安逸。不象外地孩子不打工就没有吃喝。
他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幻想着坐火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做背包侠,到了一个村问老乡“我可以借住吗?我可以帮你们干活”。就这样走遍全国。我心想“你受的了这样的苦吗”?幻想而已。
说起了写简书,简婶说可以写男孩,男孩还给起了个名字“下午”。我想写“安逸的午后”吧。
我不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贪图安逸,有很多这样无欲无求的人,家里有钱养着,每天带着空白的大脑,安逸的呆着。听说日本也很多这样的年轻人,懒得上班,懒得挣钱,懒得交女朋友,懒得结婚、生孩子。20多岁就老态龙钟了。这种人叫“佛系青年”。也许是因为我们那个年代的教育,总是要奋发向上,总是要积极进步。所以看不惯这样的人。
人活着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不管是干什么工作,应该自食其力,有所追求才活的有意思,活的有价值,活的有精神。
午后下起了阵雨,雨后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太阳又出来了,照在满是雨滴的树上,照在茁壮成长的幼苗上。我们工作了一辈子,犹如成熟的果子即将落地。有权力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年轻人还是奋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