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投资的角度看学习
知识投资的方法(连载三)选对加工方式

知识投资的方法(连载三)选对加工方式

作者: 北北谈教育与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6-11-30 16:51 被阅读157次

    在知识投资的方法(连载二)中,我对你拿到手里的学习内容(投资的原料)进行了一种分类,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即骨架和细节。同样的知识细节,不同的骨架(组织结构)会产生不一样的洞见。

    想一想同样的数据,同样的访谈材料,同样的观察时间,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分析得颇有深度?因为这些人脑子有一套看待这些数据、材料的结构。认知心理学家把这个称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因此,一方面,我们会受到自己认知图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去主动地采纳别人的认知图式,来对自己的图式进行修正、补充或升级。

    如果你有了对知识组织结构的敏感,会发现上文说的“骨架”和“细节”就是我采用的认知图式,很多要学的内容,我拿到手里,或者看到眼里,都会先分成结构和细节。这种分类就是我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加工方式可以帮助我用结构统领细节,让知识点像珠子穿在线上,一拉一大片,而不是全都散落在桌子上。所以按照结构看原料,是为了方便加工。

    那么只有结构-细节这一种分类吗?当然不是。我拿到要学的内容之后,还会把一堆内容分成需要知道的,和需要行动的,这两个在认知心理学里也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形象一点来说,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如何做的知识。

    对于深加工来说,这两类知识一定要分清楚,很多人在花了钱,花了时间学新知识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劲儿也不行,常常就是因为这两类知识搞混了。

    一、陈述性知识

    关于“是什么”的知识需要的是记忆。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的学习内容是理财规划。那么理财规划的几个大类——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资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理财归纳由哪几个方面组成,就是“是什么”的知识,这些分类同时又是结构,是骨架,是一级标题,分散开来又是由许多需要记忆的小点组成的,比如人身保险是什么,理财保险又是什么?考试的时候,有一大类题是考你记得不记得,记忆的任务一目了然。但是,如果你是因为工作或生活需要,需要投资一些方面的知识,一定要记得有一部分内容是和记忆有关的。

    二、程序性知识

    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既需要记忆,又特别需要练习。有人会把这个部分归为能力,或者技能。这部分内容在职场或生活中,特别被看中,因为从学校毕业以后,生活就有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职场充电类的话题也就因此被“如何管理时间”“如何管理上司”,这类“如何XXXX”的话题填满了。如果你选择这个类型的知识来投资,一定要记住,既需要记忆,又特别需要练习。需要记忆是因为如果做是有一套准则的,遵守交规的前提是首先要记得交规是什么。练习的意义就在于,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要依据这套准则,采取适宜的反应。见过足够多的不同条件,每次都能采取适宜的反应就是练习的目的所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快速反应,就是高手和新手的差别。形象一点,你可以想想高手打羽毛球和新手打羽毛球,一个是什么球都能接到,一个是稍微有点不一样,就接不到了。

    在知识投资的过程中,你可以轻松买来那些陈述性的知识。

    “是什么”的知识可以轻松地被物品化,你要做的是通过记忆变成自己的,当然你也会因为遗忘再次丢掉它。记忆是个大话题,以后我会单开文章来写。这里你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你要记忆的内容,对你来说必然是陌生的。既然陌生,说明和你脑中已有的知识不一样。你可以采取“大宝天天见”的方法,用频率来从陌生到熟悉,也可以用“套近乎”的方法,绞尽脑汁,让这个陌生的内容和你脑中熟悉的内容挂上钩。套近乎嘛,就是找相似,结构相似?数字相似?人名相似?颜色相似?在不一样中找出相似的地方,把陌生的概念和熟悉的概念勾连在一起,就再也不怕找不到了。

    在知识投资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大家最想买,但很难买到。

    “怎么做”的知识通常以服务的形式存在。当一个人把他/她是如何做的描述给你,你得到是如何做的一套准则。但准则只是程序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条件下,你该如何反应才是重点和难点。你只能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来获得这部分实践性知识,我们通常称之为经验。没有你自己足够的练习,那些话题里描述的快速、轻松,都是高手给新手的一种幻象。
    好在练习需要观察、练习需要反馈。因此,你要做的是买他/她的时间,观察他是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行动的,或者让他/她对你的行动给予实时的反馈。

    和实物比,知识是抽象的。它需要作用于实体,才能产生价值。知识的加工费时费脑,很容易就让人忘了最开始投资的目的。如果你是抱着一种主动的态度,希望获取更多价值的态度来学习新知识的话,那我建议你牢记,知识的加工是为了后期的应用,知识的记忆是为了后期的提取,知识的架构是为了后期的迁移,知识的细节是为了后期的操作。在加工的过程,经常想想后期要做什么,可以帮你事半功倍。

    为什么很多人花了钱,花了时间学新知识,却总觉得哪不对劲。因为有时他/她学的内容是陈述性的知识,但是就是不想去记忆。理由若干,记忆力不好了;记的东西没用;记的内容没兴趣……

    记忆力不好了意味着你死记硬背的能力下降了,需要把重点转移到理解上。记得东西没用,如果你还在记,那就创造几个用的场景:讲给别人,写下给自己,看看谁在用。记的东西没兴趣,那就和有兴趣的内容搭配一下,或者把它做成个小游戏。上面这些方法全是深加工,你折腾一气,自然就记住了。

    有时他/她学的内容是程序性知识,但是就是不想去练,理由也若干,觉得手头的方法不好,要找到最佳的方法再练;觉得没有实践机会可供练习;自己练了但是效果不好……

    这些理由也都跑偏了。觉得手头方法不好,那就在不好的地方改进,自己改不了就让别人帮着改。没有实践机会,就创造实践机会。宇航员也不能天天飞太空,所以他们做模拟训练。自己练了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有人给你专业、及时的反馈,你练了半天没有反馈环节,根本不知道对错。

    这回知道为什么总能听到高手一句语重心长“要多想,要多练”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投资的方法(连载三)选对加工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oz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