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缤纷,各有色彩
什么是三观不合?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不介人,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可以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三观和生活方式也不同,用自己的三观和生活方式去理解他人、要求他人,其实就是自私。最能体现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地方,就是其是否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近几年很流行一个观点:三观不合不能做朋友。
那么,到底什么是三观不合呢?
聊得来,但其实,你们之所以相处融洽,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在兼容你的三观。
康德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修养不够高的人,对外界充满敌意,总想质疑和否定别人的三观;而修养较高的人,懂得求同存异,可以理解和尊重差异。
有一段时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引起热议,很多人都在讨论,但他的一位朋友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
白先勇发现后,每次和她来往时几乎不在她面前讲起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情况,也不请她发表意见。这个朋友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小时候,我们学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最基本的道德。
周国平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叫“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就是说,你自己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