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看《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这里面引人深思的观点是,很多事情的结果不是原因造成的,而且目的引导的。
比如一个人从小受到了心理创伤不愿意出门,一般的观点是因为受到过心理创伤所以不愿意出去,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为个人的目的是不想出门,所以找了很多理由不出去。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这有点励志鸡汤的话,但想想确实有道理,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而且通过“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两个小故事,一个妈妈在训责孩子的时候,会爆发脾气,但当接到老师的电话时,瞬间语气变得彬彬有礼了。认为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以很多表象的事情,可以用这种思维去判断,不是因为某某原因造成了没做到,而是个体没有想去做,真应了那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一件有难度的事情,都要用翻倍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去实现。
这样一来,我们之前从书本上学的观点不一定“非黑即白”,要创新就要用辩证的思维,逆向的思维去论证,换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许问题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的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