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真是好久不见。越是放了假,我越懒。越忙越勤快。大概我就该是操劳命吧哈哈哈。
我们放假啦,只有两周,不是圣诞假,是“冬假”,穆斯林国家是不过圣诞节的,圣诞节是属于基督教的节日。前两天圣诞节,也在家里待着,这个世界到底在如何庆祝节日,我还真不知道。好像也没那么想知道。
今天给Matt上课,问他圣诞节过得怎么样。他说“无聊”,他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呀!然后加了一句:我真的不care圣诞节,我只是想家。
塞浦路斯也是过圣诞节的,Sama说她并不知道外面怎么样,她没有出门。哈哈哈,我跟她一样。
我现在每天的日常,早上起床会看连岳的公众号,没有关注的盆友们,答应我,一定关注他好吗?直接搜索“连岳”就好。
连叔的很多价值观,我真的超级喜欢,比如年轻人就应该买房,因为买房能让人变得踏实,还能因为房贷压力精进自己的工作能力,几十年以后,房子有了,自己本身也变得足够优秀,多好。
一些遇到困惑的读者也会给连叔留言,请他指点迷津。有学生,有青年,有中年,大家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有人指点一下。可见,想要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能一起商量的人多难,大家的困惑竟然都无处安放。
连叔每次给出的分析和解决方式,我都觉得挺好。
想来,一个人能稳定的写一辈子东西,一定是因为这个人骨子里很多东西基本定型了,很多思想很多观念都有底蕴托底,所以别人的困惑,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利弊。
我也想成为连叔这么睿智的人。
所以,我开始在知乎上回答问题。
知乎我好久以前也偶尔用,但只用来搜索东西,并没有把知乎当作一个输出自己观点的平台。
直到前段时间认认真真回答了几个问题,没想到竟然从一个粉丝都没有涨到了60多个粉丝,还从0级长到了四级,在这个数据化时代,60什么也不算,但它是一个反馈,这个反馈的背后是大家都有的困惑和需要帮助。
我回答过对外汉语专业出路的文章,也回答过大学生迷茫的问题,今天还看到有人邀请我回答一个初二学生抑郁想自杀的求助帖,我还没敢回答。而且知乎上好多这样的帖子,农村孩子的自卑,学生的无助,感情上的挫折,家庭关系的处理……真的太多了……
自从网络越来越普及以后,对待网络上的信息,我是很理智的。并不喜欢跟风追热点新闻,也知道好多东西反转太多,没有必要投入太多自己的时间。所以那些社会阴暗面,我也没有过多关注,这是网络透明的必然性,但也有很多人把这些事情看得太大,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坏了。
比如,知乎给我推荐的这些非常消极的需要帮助的问题。如果我看不到世界的整个样子(当然,没人能看到世界的整个样子),我就会判断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遇到过难题,都遇到过困惑,没有谁是百分百完完全全被保护得好好的长大的。
这些都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说到底,人和人的处境是差不多的,任何时候,都有人跟我们处于同一个处境,所以处境并不可怕,真正区分人的是同一处境下,每个人做出的不同选择,选择不同,故事就不同,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不同,所以反馈回来的人生也就不同了。
当然,如果有人能好好引导,他们真的能少走一些弯路。毕竟,好观念影响人的一生。
但我感觉我还是定力不足,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些影响我,会内耗。所以,还需努力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能量,这样才能给予别人更多的光。
其实想想,能照亮我自己就不错了,别的真的不要想太多。写东西,其实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如果碰巧能和另外一个人的想法碰头,那更好了。
前段时间马达加斯加的学生找我聊天。今年明明可以去中国留学的他们,遇到了疫情。非洲的网络又贵又烂,他们根本上不起网课,而且还有时差,最后大家都提交了延迟上学的申请。对他们留学的后续,真不容乐观。
我有一对姐弟学生——王贝贝和胡慧敏,两姐弟就是我的骄傲,学得真的超好。他们的妈妈在王贝贝才两三岁就去世了,今年他爸爸也去世了。从此以后,这两姐弟就只能相依为命了。
叔叔不给他们生活费,他们也并没有房子,房东着急赶他们出门,他们的家具又没地方可以放……到现在,我根本就不敢问他们的近况。
妈妈说她的微信群里有个六十多岁的大姐,给她讲她的人生故事。四十多岁,家里男人就瘫痪了,她服伺到了现在,儿子研究生毕业刚刚开始工作,她自己又病了,越想越觉得拖累孩子,孩子好不容易盼出了头,自己两夫妻都是累赘……
我妈妈属于老病号,吃药吃出了名,三十多岁就开始吃药,到现在,认识了好多病友,她还常常去劝别人要想开一些,生病了就不能去钻牛角尖……她也在劝这个大姐。
我真的好欣慰。透过妈妈,我知道了到达人生尾部,其实也有很多困难。人在不同的阶段,要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如果有人能听我们说说话,聊聊天,已经万幸了。
归根结底,人要自己成长。人一生真正要学的,可能是坚韧自身的性格和品质,然后勇敢的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最后,不要害怕一辈子,一辈子不过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