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下午第一节有课,今天是周五啊!上了这节课,本周就结束了,老古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离上课还有三分钟,老古就来到教室门前,上课的铃声还没响,他就走进了教室,原本稍有些声音的教室马上就安静下来。
老古站到讲台上,向教室环顾一周,他发现教室的西南角有个女的前面没有桌子,可他没去细想,便开始本节课的内容。
老古在讲了几分钟后,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书法课嘛!当然得以练为主了,哪能以讲为主呢?再者,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谁如果做不到把时间还给学生,谁的教学效果绝对好不了!
当学生们投入精力写字,老古在教室走来走去,他要看学生的书写,有的还得指导一下,在这方面,老古真是无奈啊!你说的再多,不亲自去检查一遍,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可如果去转一圈,则会发现太多的问题。
你以为你说过,学生就会做到,那可真是自己在幻想。哪个老师没说过:这个讲了不知多少遍了?可学生仍然不会。什么原因?这就是原因,因为你讲是讲了,可学生根本就没听进去耳朵,或者说相当多的学生没听进去,能听进耳朵并践行的占不到三分之一,所以,老师的课如果只是讲的好,教学效果不一定会好,还要看学生落实的怎么样。
老古转了一圈,才突然看清原来刚才他看到的那个“学生”是位家长,老古猜测,她旁边可能就是她儿子,这就是陪读啊!老古曾听有的老师说过,今天,他真的遇到了。
老古的眼睛也偶尔向那位家长处看一眼,殊不知,他偶尔的一眼,竟看到那位家长手拿着一本书,老古看得出那是一本学生的生物教材,关键是家长并非在看书,而是用书在遮遮掩掩的,老古再瞄一眼,这次可看清了,她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书在遮挡,为了不使家长尴尬,老古并没向家长那里走去,而是始终离那儿很远。
下课后,老古回到办公室,跟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说起此事,都觉得这并不是新鲜事物,想必有好多老师都效仿过。
这种方法可行吗?
这肯定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家校配合的一种尝试,但究竟合不合适?则另当别论,此种尝试,肯定是不能公开的,效果嘛!也是因人而异。比如这位家长,你是在陪孩子学生,因为你的孩子违反了纪律,得接受惩罚,肯定是你不愿让孩子在家思过、反省,非得让他来学校不可,而老师又实属无奈,才想出这种办法。其目的当然是教育学生,并给他一定的压力,此外,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警示,看!你们如果违反了学校纪律,结果也是这样!你愿意让你的家长也来学校,坐在教室陪你上课吗?如果是否定的,那么,请你遵守学校纪律,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然,违反学校纪律,是得付出代价的,而代价就在你眼前,自己好自为之吧!
方法有可行之处!但也不是全无负面影响,比如:不能过多使用,还登不得大雅之堂,如果在此之前能跟家长好好沟通,不让她在教室玩手机,而是让她体验学生之苦,并且能帮助孩子听课、做作业,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惜这些都没有做到位,老师如果能真正从实际出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