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就听说圩内10号开始送电,今天果然就有电了。
居住在水中“孤岛”上的人们可以享用电饭锅煮出来的米饭了,手机没电也不用特意趟水上岸去借别人家的电源插座,随后静坐两小时等待手机充满,而后再次趟水回家。
在家就能充上电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真不知道那些先期回家的人们,这么多天是怎么过来的。大热天没电的夜晚可是要人命的,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一日回到了解*放前”,大约是这么个意思吧。
想象一下,天黑以后的圩内,放眼四望周遭仍是白茫茫的一片水面,水面中间的“孤岛”上,窗户外面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影,是不是有点像玄幻影视剧里一些镜头的味道。
圩内的“中心路”是村里的主干道,自多年前两个村联合自发修建以来,历经多年的变迁,最终硬化成了水泥路面。圩内的居民出行与以前的单纯靠脚步丈量不同,现在的这条中心路似乎日渐繁忙,尤其是春节期间,往来的车辆络绎不绝,成就了一道适时的乡村风景。
圩内的居民回家的路途必经中心路,而后再经由一些抵达村庄的子路回到家里。中心路露出水面,才正式成为能够回家的标配。因为子路虽然比中心路要低矮一些,但都是可以趟水过去的。
在圩内尚且被水面环抱的时候就开始送电,大约是考虑到村民离开了安置点,回家的可能性比较大。投亲靠友,哪里也没有自己的家住着舒服,虽然回到这个尚在水中的家,处处存在着诸多不便,但也只有家才是人们心底最后的安置点。
出于人性化,应该也兼顾了安全性,圩内送电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
自来水是一直没停,大约是因为主管道相连的缘故吧,圩内的生活用水并不缺乏,否则周围那些臭烘烘的混水是没法维持人的生活的。
砌土灶的基本材料早已由土墼换成了红砖,虽然经过了水的浸泡,露出水面的土灶,经过一番人工清洗,就能继续恢复行使它的职能。
照目前的水势来看,水的完全撤离已经用不了多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