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的学校 无尽的思念

作者: 桐州一皓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7:57 被阅读6次

    包兴联圩内部,从东河口大桥到解放排灌站之间,有一条与011县道垂直的乡村水泥路通往圩内,人们习惯叫它“中心路”。

    顺着“中心路”前行,拐过一个塘埂,就能看见右边不远处的河埂边,有一排很显眼的底部是水泥柱子支撑的二层楼房,远看酷似某个单位的办公楼的格局,每层有一二十个窗户,它就是包圩村“玉林小学”其中一幢教学楼。

    站在圩心公路上远望,那一排孤立的楼房显得很是独特,房屋已经建成有十几年了吧,附近的居民早就见怪不怪了。我一直没见过这栋楼房的长相,总想去看一眼而没去成。

    远观

    正月某一天的傍晚,闲着无事,终于忍耐不住心底的好奇,徒步向学校走去了。

    以前学生去学校上学走的都是田间小路,赶上阴雨天气,泥泞的田埂走起来要格外担心着脚下的湿滑,多少个年头,学生们就那样匆匆地走过。

    现在一条为新农村建设而修的宽阔的大道直通学校,却从没有学生的身影走过这条路,只能叹息那时的学生没有赶上现在的好时候。

    几分钟后就走到了楼房的脚下,楼房东侧的下首田地边围着一圈铁护栏,护栏外是一条水沟。竭力搜索着脑子里的印象,此地以前应该是包墩生产队的大稻床,水沟就是以前包围着稻床的护城河,稻床应该是被学校给购买了。

    站在楼房下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挨着河边的那口池塘仍在,塘边的小路现在变宽了,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河埂上去(单行道)。

    楼房脚下

    楼房的地基坐落在以前的水洼里。我们上学的时候,现在的脚下就是一条窄窄的田埂,靠学校那侧是一条长长的水洼,上面是学校自己种的菜地。菜地在教室的外边,地势很高,摘菜种菜需从学校的大门出去才能进到菜地里面。

    楼房的柱子框架下边,有一些稻草树枝之类的柴火,虽然地基已经被填平了,还能看出以前水洼的痕迹,柱子外侧新修有一条水沟跟稻床的水沟相连通,水面上能看见一层圈梁,说明水下还有很深的混凝土柱子。

    一个缓坡慢慢爬到了河埂上,河埂跟田畈之间的落差是很大的,感觉却很轻松,比以前的老路平缓多了,以前的下坡路很是难走。

    河堤上早已经是水泥路面了,学校的大门就在眼前。

    学校门口

    没有我想象中高大的门楼,一段镶嵌着紫红色瓷砖的矮墙,跟靠左边的护栏差不多的高度,上面刻有“玉林小学”几个大字,想拍张照片,字被无人管理的杂树挡住了,看不清楚。

    正中间是一个电动栅栏门,右边的门垛和门卫室之间是两扇平开的不锈钢轻便门,门卫室的外窗下面镶嵌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桐城市玉林小学  奠基  二00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的字样。

    这样的大门设计在当时也算是别具一格了吧。

    门口是开放着的,院子里随便进出。迎面是两排教学楼,一个小学拥有两栋教学楼(包括教师宿舍)可谓够奢侈了,听说当年这里是全市范围内较高标准的小学。

    两栋楼之间的间距不大,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局限之故。我也不知道当时这么多房子是干什么用的,现在后面的那栋房子的廊檐上乱堆着一些棉花杆和黄豆秸秆之类的东西。

    荒废的大操场

    院子的最里面是一个下沉的空地,看得出以前是学校的大操场,有很宽很长的踏步下去,四周有栏杆围护。这回站在高处,看得很清楚,操场的面积不但包含了包墩的稻床,还有以前就属于学校的一块空地合在一起的。

    操场已经长满了荒草,那些没浇筑水泥的泥土地上,被人开垦成了一些菜地。

    学校的后门就在操场的边缘,门外是厕所,这个位置没动,还是我们上学时的印象,只不过房屋是后盖的砖房。

    后门墙外的小路依旧,村民们去往田间的通道,也是我们当年上学的必经之路。

    站在荒芜的校园里,我无法想象出新楼建成当年的繁荣景象,师生们那种喜不自禁的笑脸,是多么的灿烂。时过境迁,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是大势所趋,好多的学校都关闭了,不止是玉林小学(包圩小学)。

    学校后门外

    曾经的包圩小学是从包圩中学手上横夺过来的,那年的小学被水淹倒,学生无处上学,老师们曾经带着我们到这里来过,抗议性地坐在那儿不走了,似乎也起了一点作用,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过了一年我们就搬到了这里上学了。

    第一次到这里上课,我们简直是眼花缭乱,这里的学校也太漂亮了,教室宽大,窗明几净。屋外有可以避雨的廊檐,四面房屋围起来一个小院子,院中种有好看的花儿。我们绝没想到我们还能到这么好的地方上学。

    房屋是柱子落地式的,我清楚地记得廊檐的每根柱子下边都有一个圆形的石墩,雨落在屋檐下边的地上溅起阵阵的水花,廊檐下天真无邪的我们伸出双手在捧着水花玩儿。

    操场是靠近河埂边的,大门口一边站着一棵两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像两个忠诚的守卫,风雨无阻的为学校站岗放哨,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多美的画面啊!

    幸存的招牌

    包圩小学,后来的改扩建是本村一个名人投资的,建好后易名为玉林小学。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名字的学校存在了,学校变成了包墩闸的维护单位的住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荒废的学校 无尽的思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o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