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活新精英训练营
95后大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95后大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作者: 315ee3bfe21e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5:19 被阅读3次

设计你的身份

上一篇推文发出后,蛮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说,他们也想看看,送外卖以及各行各业的20%都是怎么发展的?我并没有很多时间去观察外卖小哥的日常工作,不过倒是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告知我们,要想成为那20%的人,你需要有一个专属身份——个人品牌。

我曾经很排斥去像屈臣氏这样的实体店,店内陈列了很多品牌的化妆品、护肤品,琳琅满目。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有选择困难症,所以并不喜欢来到这样的地方。后来才发现,原来我是怕推销员,只会推产品的那种。几乎每个产品推销员都会告诉你,你的肤质很干、毛孔堵塞,甚至是皮肤角质受损,之类的。

但他们并不关心:

1、你是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怎么来的?

2、此时此刻是想随便看看?还是因为朋友介绍了某款好用的产品,自己也想试试?

3、来到这里,除了想解决你现在遇到的问题,你还想获得什么?

昨天,我又去了一趟屈臣氏,听到了一个推销员跟她的客户说了这么一段话:

这款XX霜成分是XX酸和柠檬酸,擦了对你的皮肤很好。XX酸知道吗?柠檬酸知道吗?(看客户没反应,又继续说到)柠檬,柠檬知道吗?对,柠檬水的成分。

说的真是通俗易懂。但客户并没有为此买单。于是那个推销员目送着客户走出去,又继续等下一个客户。

这像极了面试者去面试工作,被HR问过一遍后,收到的回复总是,你不太适合我们公司。于是,面试者又继续面试下一家。一次次的面试结果也总是石沉大海。在推销员身上呈现的,就是业绩不达标。她只提供了信息,而没有让客户意识到,该怎么去护理自己的肌肤。这就是那80%。

我庆幸,我是来找20%的。每次去到那家屈臣氏,银姐都是最多人找的。我看她没有一刻停下来,除了她在帮客户做护理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每次过去,我除了可以了解到最近的皮肤状态,还可以看到她是怎么服务客户的。听她说,每次屈臣氏新开了门店,她都会被调过去,没等她告诉我原因,我就知道,是因为客户愿意去找她,无论她在哪个分店。

我就是这样的客户。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消费者。很多商店让我开会员卡,我都是拒绝的;很多时候,我在想购买一件商品时,也因为已经知道了推销员的惯用手法,而放弃了消费,比如保险。直至遇到银姐,我才意识到,我希望的是,有人可以根据我的近况给到我专业的建议,这段关系是持久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毕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我才可以放心。

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要注重打造个人品牌。这里的个人品牌,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人际关系。

父子相处,是需要个人品牌的。如果父亲的个人品牌是耐心、积极且主动、上进,日常的习惯是下班后有时间陪伴家人,有时间阅读,会批判性的看待世界,那么自然的,儿子在与父亲沟通时,也会是谦逊有礼不忤逆的。父亲对儿子的管教,并不是获取对某项事物的绝对话事权,而是在儿子还没办法做决策,或者被情绪所困扰时,能够有多一个人商量。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得出一个最优选项后,可以前行。这样的相互关系,是持久的。

夫妻情侣相处,是需要个人品牌的。我记得罗胖在一档知识脱口秀节目中,有说到他对另一半的要求,“我希望,在我要出差的时候,你可以帮我收拾一下行李。”这个是罗胖追求另一半时打造的个人品牌:

1、我需要出差,我并不是游手好闲的人;

2、我会在需要你的时候,跟你说清楚我的需求,而不是让你猜;

3、我觉得一个人很好,但是我希望你的出现,让我的生活更有条理。

面试时,也需要个人品牌。我遇到很多同学,简历上只写ta们的工作描述,面试时就只读简历上面的内容。HR甚至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1、你的身份是什么(职业规划)?

2、你为什么要来面试这份工作(适配度)?

3、为什么HR要录用你(价值感)?

也有遇到一开始目标感就很强的同学,每次的服务和沟通,能让我也有新的认知:

1、我知道她在通话时,就很认真的在做笔记。她想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想做咨询;

2、她接下来要去土耳其交换,刚好是“一带一路”的成员国,四大当中的毕马威,在“一带一路”方面的投入就很大,她会下功夫,首先在研究毕马威这家公司跟自己经历的联系,然后再铺开到另外的三家;

3、她积极主动,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都分享出来,甚至是形成自己的行动指南;

4、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她会迁移,会举一反三,会把自己的优势迁移到那些劣势上面,而不是一味地想着,怎么去补足自己的短板。

这样的个人品牌,主动但不强势,HR并不会拒绝。

确认你的目标

上周看了一部动画电影,《蜘蛛侠》。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孩子也可以成为蜘蛛侠。我不赘述故事的各种情节了,只想在这里,记录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出现在,来自平行宇宙的蜘蛛侠,在带着这个宇宙的小蜘蛛侠盗取数#被章鱼博士追杀的场景,差点蜘蛛侠就被抓住了。

“你要荡起来!”

“可是我跑的比荡得快!”

“你这样会被抓住的!而且,这本来就是你想学的。”

之所以记下了这段对话的原因,是这段对话形容得,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

迷茫时没有目标是常事,可有目标时却又忘了,我们一开始为什么设定这个目标。于是,跟这个目标相关的事,我们都不主动去做,甚至显得抗拒。

比如,在学习英语这件事上,很多人的执念就是考这个证和考那个证。很多人想学好英语,是因为下面三个原因:

1、想进外企,顶尖的外企,而这样的外企对英语口语有要求;

2、想通过考BEC、考雅思来证明自己;

3、想通过报一个雅思班,来督促自己学习。

从学习动机来看:

1、如果是求职外企,那么外企绝不是英语好就收进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外企干脆全部招聘外语专业的学生不就好了吗?外企也是需要创造价值的,进入外企的第一步,是用英语,把自己跟这家企业的联系讲述出来,要有画面感,而不是简单地拼凑单词;

2、在英语学习,甚至是大多数专业技能的学习方面,我们给自己的是压力,而不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我们做下一步行动的,不是明确的执行方案,而是一天天临近的DDL(Deadline)。我们往往在最后才发现,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证明我们在做这件事时有多么的强大,恰恰相反,很多人开始放弃证明自己,讨厌各种DDL,原本积极求学的状态也被摧毁,只剩下,“我没有别的选择了”和“我不适合做这个”;

3、报个雅思班学习英语是个“伪装学习”的行为。雅思班学习英语,并不是目标,也不是手段,而是我们大脑给自己制造的一个舒适区。我们以为,报了这个班就可以学好,就可以证明自己了。很多人早早地报了雅思班、BEC班,可是却在开考前一周才开始真正的学习。学习效率没有提高,连最开始的目标到最后都变得“佛系”,只剩“到此一游”了;

但其实从学英语的角度来说,你只需要明确以下三点就够了:

1、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听、说、读、写?)

2、这个最大的困难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比如英语口语不好,可能是自己觉得自己的发音并不好听?也可能是,描述的时候没有画面感,听着就像是词汇的堆砌?)

3、我过去用哪些方法解决过类似的难题?如果应用在这方面,我可以做点什么?有谁可以帮到我?(如果是发音问题,那么多练以及找到专业的发音教练,从基础的音标开始;如果是没有画面感,那么我建议你尝试着讲讲故事,你可以找到演讲高手学习。)

在目标足够明确的时候,你的能量才能够更好地释放。

管理你的人脉

我曾在我的社群里面,发起过这样的一次讨论:

如果遇到你想认识的人,你第一时间会做什么?

由此延伸一个前置问题:

怎么判断,那个人是你想认识的?

群里都是在读的大学生,有些回答让我很惊喜:

很少大学生会将自己对人脉的洞察写出来,也可以说,很少大学生会在读书阶段,就对人脉有自己的洞察。上面截图的同学,讲到了在人际相处中,大家都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

“如果亲和力达不到一定程度,会很难接近,毕竟这个刚知道他的特定环境未必一直存在。”

也就是说,打造人脉是双方的事情,无论是哪一方显得生人勿近,都不利于关系的建立。我们可以找一些有亲和力的朋友,进入一个自己想进入的圈子,而不是那些厉害却冷冰冰的人。

有很多朋友、同学跟我吐槽到,自己身边也有很厉害的人,但是对方冷冰冰的,自己就总是怕跟ta接触,怕说的话不合对方的意,接不下去就冷场了,于是,干脆就减少跟大部分人的接触交流,渐渐地,就给自己打了“内向”的标签。这对自己来说,并不公平。真正的人脉,是可以相互交换价值的。

首先会鼓起勇气,自我推销。

这段话惊艳到我了。这个跟前面说到的个人品牌其实是一样的意思。认识一个人,就是在跟对方推销自己,自己的个人品牌,包含自己的圈子、价值和可期望值。

很多人并不会打造人脉,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梳理清楚,人脉关系的多方主体,该怎么交换价值?

最常见的场景是家庭聚会。

每逢过年,都有键盘侠在网上发起讨论,“身边的亲戚总是问我一些奇葩的问题,比如你学计算机的,会不会修电脑?你学金融的,你觉得接下来的股市会怎么走?房地产泡沫什么时候会被打破?房价会继续上涨还是会回落?”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家庭聚会很无趣。

可是,当我们把它用打造人脉的视角来看,就变成了:

哈哈,我学的计算机是一个学科分支,有涉及到软件的部分,但是硬件这块,接触比较少(先介绍自己的能力)。是叔叔公司的电脑坏了吗?我可以帮忙看看(表达关心)。诶,说起这个,最近国外有个利好消息,跟叔叔公司业务有关,刚好我也想跟叔叔请教一下(建立联系)。

哈哈,我学的主要是宏观上的金融,接下来的股市会怎么走,我还没有这个经验可以去预测(先介绍自己的能力)。伯伯在股市这块研究比较多,回头还得跟你请教。(表达尊重)说到股票,伯伯有认识做股权投资这些方面的朋友吗?我想趁这个假期,多学些东西(主动求助)。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就像一开始的那个同学说的,亲和力很重要。而家庭,有的不仅仅是亲和力,还有共生力。家人希望自己的家人发展得更好,这一点,自始至终都不会变。

慕夏私语

慕夏会总结自己做过哪些事情,不过今年不一样了。这一年太精彩,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并且也开始在很多领域开始应用。对于慕夏来说,过去的每一年都是积累,而未来的每一年都是实践。

上面的三部分,个人品牌、目标确立以及人脉打造,都是过去一年的成果总结,在接下来更多的时间里,我希望可以给我的学生们更多个性化的陪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5后大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hu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