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部无法再更出名的小说,一部渣男作家吃一辈子版税的小说,我只能表示我的遗憾。遗憾自己在少年时代先入为主的读了译林杂志某期的揭露塞林格爱情骗子的《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的传记,从此以后对这位大作家的作品无感。
而实际上,渣男作家并不代表他没有才华,不过如今即使读完塞林格,如果非要说他是很好的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现象级作家。这种事情似乎在美国特别容易发生,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
读了很多对麦田给全五分的评论,感觉都很迂回,并没有切到具体喜欢的点。那不如我来说说不那么喜欢的点。
首先,男主角也就是“我”霍尔顿,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有些中二,有些少年老成,行为举止装大人,过度掩饰内心慌张的成人化,让他在生活里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废柴。
这种“反英雄”的设定,之所以在当时美国青少年中反响剧烈,多半是因为大家产生共鸣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但是,反英雄的设置,内心对周围人的鄙视,狂妄自大,满嘴谎言和粗话,以及行为举止的懦弱,言行不一,自我放逐和消沉颓废,就简简单单可以被洗白么?
就因为他看穿了身边各色各样的人,趋炎附势也好,假模假样也好,甚至同性恋也好(至少我在小说里看到了对性取向/同性恋歧视的意思),就能表示他拥有唾弃他人虚伪的权利吗?
我们谁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伪君子,谁不厌倦这个成人世界部分的运作方式?所以,一个无所作为的少年,就因为看穿看透,就能在被退学后,游荡在纽约街头,找妓女,在酒吧搭讪,骗不爱的女生约会等等。
如果霍尔顿真的只是因为对妹妹的真挚的爱显露出他的美好,可以被洗白的话,那么我反倒觉得,他如果睡了那个妓女,如果能有定力不去约自己不爱的女孩,如果有胆跟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让她不要和渣渣鬼混,至少做这些,才敢说,他有那么一点被洗白的资格。
看透一切有什么了不起。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正确的操作书,但败坏并不比虚伪高级多少,同样的,不努力的人没有资格看穿。不过姑且看在霍尔顿还是孩子的份上,原谅他。
其次,都说中译本的语言丢失了原著的风采。但不可否认原著就是中学生的口语化和粗鄙组成的基调。我想起夏目漱石的《少爷/哥儿》,也是很厥气的主题,但文字还是美的,话语儿拐弯抹角讽刺起来是又有趣又值得寻味的。
如果要从麦田的文笔里找值得寻味的部分,我只能说,它从一开始就没抓住我的视线,而直到最后,贯穿全文暂且还算伤感的部分,也并没有从文字上,在菲比坐旋转木马的时候,在这么好的机会下,展现出来。
通过霍尔顿之口,我们可以看到,塞林格是欣赏菲茨杰拉德而讨厌海明威的,他认为海明威就是那种假模假样的人。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本来就是好友,一路人,虽然对于迷惘的定义,有细微差异,但终究,塞林格真的并没有达到这两人任何一个的水准。
凡是讽刺,鄙视,这样的心态,借口去表达的,如果能以间接,风趣,或忧伤的角度去写都是有精妙之处的。
但麦田偏偏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从最不堪的主角的视角出发。
历史说明了它不可辩驳的成功和地位,但它不是我的守望,也不值得我守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