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你究竟做了什么倒无关紧要,关键的问题在于,你怎么能让人们相信你都做了些什么。——题记:摘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惜福阅历(Sisyphe Calendar)》2020.07.07)
This picture is from internet这句话,似乎把一切的真相都切切实实分成了事实和表象两个层面,让我们能够赤裸裸地感受到我们所看到的那些被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未必是真相。
按照这样的逻辑构思出来的侦探小说,一定会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会有烧脑的情节发展,各种意料之外的必然的巧合,让读者在对事实和表象之间的抽丝剥茧中大呼过瘾。
跳出小说的框架,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吗?那些作恶多端却偏偏要营造好人人设的,当然符合这一条评断,我们也当然是希望不要有人去相信他们的谎言;对于那些踏实做事的人而言呢?人们踏实做事并不重要,而营造一种踏实做事的表象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吗?
小时候要评优秀,老师提名,同学投票,或者同学提名并投票,就好了;长大了发现,要评个优秀,首先要填个表格,写上所有看起来很厉害的履历,然后要红着老脸当场自夸,让台下之人都相信你确实那么优秀,然后才是投票;网络发达之后更复杂,首先要选一张美得不像自己的照片,然后和那些攒在一起显得特别厉害的履历一起挂在网上,组织方往往有一些发动全网投票的野心,但最终,不过是拼人脉拼人气,于是我们终究进入了颜值即王道的时代了——照片选得可爱可亲的人,总是能够让更多人相信Ta的优秀。
当班里要评个三好生,一学期下来,每一位同学表现如何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当然不需要再去费这个功夫。但,当我们一再地扩大“民主评选”中“民主”的范围,当这个“民主”的范围内有太多的陌生人(吃瓜群众),“让别人相信自己做过些什么”,就成了特别关键的问题。
但问题在于,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生活在类似一个班级这么大的人际关系网中。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和越来越多的人之间形成了“不算完全陌生,但真的不是很熟”的人际关系,这意味着,每当你需要被评定,就得让“一个班级”范围以外的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或者陌生的熟人)相信你都做了些什么。
所以,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立足,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当然重要,当然不是无关紧要,让别人相信你脚踏实地做好了自己,也同样重要。
比如,《杜拉拉升职记》中提到一个工作记录的习惯:电脑里得有这样一个表格,罗列着手头的事情及其进展情况。这既是一个备忘,也在关键时刻可以备查。比如,做班主任的时候被要求做好工作记录、谈话记录,不仅是备忘和资料留存,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证明,这些该做的事情,我做过。
除此以外,在事务繁杂的生活中,有时,甚至自己也需要这样一些记录来让自己相信:过去的这些时光并不曾虚度,如果还没达到目的,那就是还要继续努力。
我有一个箱子,里面是历年的日历。有高考那一年的,每一页上写着每天放学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的只写了体重变化;有的断断续续记了一些心情;有的记了一些身边发生的当时以为事关重大的事件。这些记录,有的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它们让我更清楚,自己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所以,虽然我讨厌整材料,但是,可以的话,平时适当做一些记录吧,不是为了立什么虚无缥缈的人设,但求让那些想要做的事情,最终成为“已完成”事件中的一部分;让那些做过的事情,通过记录和反思,成为未来的养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