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缠论难点及应对策略

缠论难点及应对策略

作者: 用缠论炒股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18:28 被阅读0次

缠论里面的难点无非就是中枢、级别、背驰了。

这些都是有定义的,但是当下操作如何应用就成了大难题了。譬如中枢形成之后,走势随时可以完美,那么我们如何操作呢?

1.同级别分解:应用同级别分解可以解决一部分难题。譬如你是30分级别的操作者,那么你在30分中枢形成之后就需要观察背驰去出货了。没有背驰,那就继续等待新的中枢形成。而同级别分解最大的好处就是忽略一些小级别波动,因为个股主力操作等原因,有时候会出现小级别破裂。而在大的中枢上看,这也只是个波动,不会影响到大的级别走势。

而且,同级别分解的好处是统一,不会乱。1买之后对应着1卖。

2.第二个方法就是纯中枢操作,一旦中枢形成之后,所有的离开段力度不足都先出去,宁愿卖早。也许卖了之后还会涨,但因为不熟练,这些很正常,后面熟练就好了。而买的时候不一定要早,反而是等企稳出2买再干,这样可以减少因为判断不准而出错的几率。

3.对于熟练的,就可以走势和中枢分解相结合,用区间套去定位那精确的位置。

因为中枢和走势是相互定义的,为了避免这种循环定义的产生,就有了级别。而后期缠师在定义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之后,那里的概念就更清晰了。所以不懂的,可以先从这部分学起。

在纯技术方面探讨技术的意义,一旦超出技术范畴,譬如基本面、比价面,不在这些研究范围内。

背驰判断是最大的难点,背驰必有转折。而趋势中的背驰转折力度更大。如何判断背驰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很多人说的背了又背,其实还是不够精确。因为背驰段和背驰是两码事,所谓的背了又背只是在走背驰段,而背驰段是有可能不背驰的。这是很清楚的逻辑,就像当下的大盘在走离开段,就是背驰段,但是小级别不断延伸,最终使得背驰段不背驰,那么就意味着前面还会有个至少和之前调整一样级别的中枢。这些都是有精确定义的。

初学者,可以从62课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那里学起,因为这是最科学、简单的办法。而笔的划分有难度的,可以用软件编辑个公式出来,这样就是软件自动画了,而且都是统一标准,不会出现偏差,这样其实也挺好。精度并不会影响有效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缠论难点及应对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j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