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在街边的书店了买了一本稻盛和夫的《干法》。回去翻了几页之后,觉得索然。全书整体给人的感觉十分像是一盆浓郁稠密的心灵鸡汤,而且没给勺子。
最近几年,结合工作和生活的体会,又重新温习,读到了一些之前未有的心得。
这种感受就像之前喜欢吃辛辣刺激的,现在觉得一碗素净的白米饭配上几片泡菜就已经近乎完美。就像之前喜欢喝可乐,现在觉得温水白开本身就很有味,如果再加上一些枸杞、百香果就更加美妙。
数年前,也曾听人说过,手中无刀,方能心中有剑,为人的最高境界莫不如是,一切的铺排设计皆比不上"无招胜有招"。
当时的我并不太认同,觉得才气纵横光芒凌厉可能更酷一些,醉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直到这些年,才略有体会这种知行合一,静水流声的复利。
我想,这也正是稻盛和夫给人们的启示。
1、敬天爱人:经营者要有哲学
稻盛经营一直强调经营者要有哲学。升维思考,才能降维打击。
曾经有一著名企业家问过稻盛先生一个问题:京瓷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的?
稻盛回答说:有人说我们京瓷有技术,有人说我们有资金,有人说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在经济大潮中诞生了,其实都不对。京瓷之所以五十年不亏损,是因为我们有正确的经营哲学,这种哲学为全体员工所共有。
京瓷强调在“敬天爱人”的理念下从事经营活动,以此建立了全员统一的企业价值观,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基准。
稻盛格外强调一个敬字。敬事,就是我们必须认真的做每一件与客户与产品有关的事情。就像是孔子所说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命以时。”
2、抱着产品睡觉,真正的野心是一天24小时无所不在的
真正的野心也好,愿景也好或者是使命感,一定是一天24小时无声无息却又无所不在的。
“抱着产品睡”就是这种心态的外化,是一份对工作,对产品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任何一丝的问题或欠缺都会深深留在心中,让人坐立不安。
不管时代怎么进步,干活时自己手上都需要沾泥带油这种地头力与烟火气。若缺乏“抱着自己的产品一起睡”那样的热情与诚敬,就无法从心底品尝到那种造物的欣慰。尤其是在向新的、艰难的课题发起挑战并最终战胜它们,得偿所愿时。
稻盛自己形容这种心法是:
即使下班后,我心中仍怀有这种渴望。若是欲望不够强,许多人和事就会如过眼烟云消失在我的身边。
3、成为“自燃型的人”,敢于在“漩涡中工作”
稻盛将职场中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要成为自我燃烧的“自燃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积极主动,从来不是等待别人吩咐后去做,而是自发行动,深度思考,持续改善。
京瓷哲学中有一条:“成为漩涡的中心”。领导者在工作时必须把周围的人卷进工作的漩涡。所谓漩涡中工作,意味着自己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争做核心者、影响者与布道者。让自己进入漩涡中心,你能够体品尝到工作成功后醍醐灌顶、如露入心的欣喜之情。
4、把愿望提升至信念高度,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并不是单纯的与别人一样的努力,而是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这一点上,稻盛和夫认为,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先自问一下“我是否竭尽全力了?”一个人如果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抱有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像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助者,天助之”。其实还有别一中含义,就是在外界给你的考核标准之外,你还要有对自己的要求。
其实,又何止是稻盛和夫。
我们必须经历许多的艰难困苦,才能真正读懂一些东西。所以之前不懂,所以,现在懂了。
据说,稻盛和夫特别喜欢中国明朝《菜根谭》其中的一句话: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进德修行,如草里冬瓜。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冬瓜,慢慢生长的时候埋没在草丛里头,它周围有很多杂草丛生,人不能见。直到秋天割草的时候,人们才会惊喜地发现那还藏着一个之前看不到的大冬瓜。
修德修行也是如此。当你在一件事情上倾尽全力、将心注入的时候,你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你也不自觉地就会做许多其他的事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真正的精进就在这个时候绵绵穆穆无声无息潜滋暗长,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精进的发生。
自从上个月来,自己践行每天写一篇经过深度思考之后的文章,这种日拱一卒的体验尤其奇妙生动。
因为每天都要有纪律地输出价值,于是用输出倒逼输入,让自己成为漩涡的中心。所以每天都要用心工作、深度学习,都要很认真地规划、思考、总结、沉淀。
这种每日正念践行,或许在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内看不出任何结果,但若把时间维度放长,放到3年、5年、10年……有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草丛里原来已经结出了很多个大冬瓜。
因为时间就在那里,它会给出答案。
共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96622/8485a501b2d64d8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