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坐北朝南的三进四合院为标准,大门西侧为倒座房。入门楼,对面影壁,指引向西至前院。前院居中位置为二门,多采用垂花形式,即“垂花门”。
垂花门:外檐柱纯粹装饰性的悬空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花瓣形式。
垂花门以内为中院,北端为正厅,东西两侧为厢房。穿过正厅,为下一进院落,居中为正房,东西为厢房。正房以北,为狭长院落,北端为全院尽头,为长排房屋,称后罩房。
每进院落四周以抄手游廊及穿山游廊,将各个单体建筑串联一体。除了几进,显贵人家还会由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开辟跨院,安排私家花园。
抱鼓石:是门枕石的一种,因形似抱鼓而得名。古代没有合页,而门扇较大,就会导致门框易动不稳,所以在下方加了门枕石。为了美观会雕刻成不同的形状图案,后来更是成为门第的标志。
我们一般认为“斗拱”是古代建筑的标志,但北京地区等级森严,一般人家不用斗栱,檐柱的柱础为了避嫌也非常朴素。
清代的“王府建筑”又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竹等分级。公主下嫁按亲王或郡王等级御赐宅第。亲王府正殿七间,正殿正脊吻兽、垂脊走兽七种,门钉九纵七横63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