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灯火,茶香飘逸,静坐家中,笑谈人生。
——题记
今天要走进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家先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沏一杯茶,点一盏灯,寻一闲座,静静来听,莫要让外界风雨,袭扰我们的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440/d108209d97586225.jpg)
我们都知道:
在大战争时代,有两次世界大战,也知道战争都源于民族主义的情感爆发,但是可能大家不了解技术也推动了战争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1.社会背景:
我们在上一讲中知道大革命时代,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语就是“降维打击”,当然各国面对打击,不会坐以待毙,所以在抗击的过程中,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效仿案例,这两个国家分别是技术和观念的代名词。
从而经历了大革命时代的后,“技术”和“观念”演化速度迅速传播开来,而当时的国际规则演化速度却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各国的政治博弈逻辑便陷入了一个瓶颈,从而引发了战争。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技术有这么强大吗?
对,没错。
a.技术
首先我们来说说信息技术
让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那么在外交博弈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消息都会很快传递民众那里,从而加速了战争动员的效率,还没等外交博弈完成,动员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再来说说工业技术
这个很好理解,战争需要什么?
当然是武器。
工业革命的展开,让各国都知道工业发展对抗击战争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各国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工业能力,同时打压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能力。而那个时候的军用和民用并没有太清晰的界限区分,从而这种打压必然会伤害到无辜的平民。
这一模糊军民差异,无差别的打击所与人,被总结为一套军事理论,叫“总体战”。
b.观念
而这一理论的提出,激发了战争的民族生存意志的狂热发展,更多的人为了生存,而被发展处强大的民族主义观念油然而生。
而此时,最为典型的国家就是——德国。
从上面的社会背景中,我们知道了:
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极大的影响了技术的使用方式,从而也会影响各国之间的关系。
经历两次战争后,人们开始反思,把更多的努力放在寻找新观念和新规则上。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战后的观念演变。
2.战后政治观念演变:
在上面我们知道了工业经济以及民族主义都是影响国际秩序的最大因素,如何调整两个因素,成为一战后人们苦思冥想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了寻找普世主义,那么工业经济必然需要更大的开放空间,而封闭式的民族主义政治也需要一定的约束。
一战所带来的道德困境,让大家开始反思战争为什么了?
从而产生了两种观念系统:
威尔逊主义:民族自决。(鼓励各民族自己建国,成立国际联盟保护所有人)
列宁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从外转内,推翻帝国。
a.威尔逊主义
我们先来说说威尔逊主义,看起来是普世主义,也非常合情合理。
因为从一战开始我们都知道就是某些大国欺压小国,所以民族自决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威尔逊主义,马上登上了国际政治界的道德制高点,也成为了当时一战后的凡尔赛和会的道德基础。
但是,这个主义里夹杂着民族主义,很难安抚战后情绪,而且“民族”很难找到界限感,特别是很容易因为其中的民族主义,激发新的暴力冲突。而威尔逊提出的国际深度合作,必然需要足够的信任,这在各国博弈过程中是很难实现的。
威尔逊主义不是不可能实现,而是实现条件很苛刻,如果坚持过去的现实主义必然会陷入道德困境。
这种两难格局,就是一战后的世界秩序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
于是,另外一个理想主义秩序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列宁主义。
但是列宁主义在俄国无产阶级额革命中遇到困境,就是关于威尔逊的民族主义要不要认同。
拓展:
斯大林重新定义了何谓民族。他认为,所谓民族,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土地、共同的经济以及共同的文化,四个要素缺一个都不算民族。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就这样环环相扣,最终演化为一个世界大同的方案。
列宁主义源于马克思主义,列宁通过现实操作路线图,斯大林通过重新定义“民族”,从而让列宁主义成为了一战后另一种巨大冲击力的普世主义方案。
但是要想超越民族主义来重构世界秩序,光有政治方案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套经济方案相配合。
大家都知道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凡尔赛和约》,而和约中提出赔款是作为一个神学问题,战胜国认定本国民族主义利益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这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却给民族主义情绪埋下了一颗炸弹。
为了德国有钱支付赔款,就要它有这个能力支付,那么就意味着战胜国的市场受到冲击。
为什么呢?
施老师认为:
因为德国支付赔款能力主要来源于,对外支付硬通道,所以就要对外出口才能实现。
所以,这相当于为国际政治埋下了非常危险的种子。
这时候,凯恩斯提出了一套经济方案,但是当时没人听,直到二战结束之际,才被人讨论和付诸于时间,并构成了二战后世界治理的核心机制。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经济方案吧!
3.经济方案
凯恩斯到底提出了什么方案呢?
先来看看这套方案:,要在国际联盟的框架下成立一系列超国家的机制。
首先,要成立一个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的国家不能对其他联盟成员的产品征收保护性关税,联盟下面还应该成立一个协调欧洲内部煤炭和钢铁生产的委员会。
第二,成立一个提供国际贷款的机制,欧洲的所有交战国,无论是否曾经敌对,都应同样地有机会从这里获得贷款,以便帮助残破的各国重建经济。
第三,有一个国际保证基金,以此来帮助各国整顿货币,进而稳定汇率,避免经济危机。
大家看到凯恩斯的经济方案,想到了什么?
对了,
就是和二战后推动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极其相似。
凯恩斯所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要用一种普世主义的经济方案,来克服掉民族主义政治的深远危险。
我们回想一下,在大革命板块,我们提到过一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理论,他提倡的就是民族主义经济理论。为何这个在一战后行不通?
这就要回到社会背景上了,技术的发展,此时旧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实用了。
大家学了这么多期《国际政治学》有没有发现,技术、观念、政治环境相互的影响,这都是发展中必然会产生的磨合。
你会感叹一下,为什么不去学学历史,避免这些问题呢?
其实学历史是每个国家都大力推行的,但是学会和学懂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明白其中的本质,发现其规律,又能在此时保持清醒,能有几人?
就拿最近各国发生病毒事件,大家发现了吗?
各国都在鼓吹民主主义,特别是美国,大肆用民族主义渲染,难道不知道恶果吗?
当然不是不知道,这就是各国利益争端点。
有些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祖国做的所有的正确的外交政策,背后必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回到家庭中也如此,我们年幼的时候做出的行为,父母作为监护人采用各种软硬兼施,我们能听进去多少?
再来说说婚姻,讲述道理的有很多,能做到有几个?
再来说职场或者友情,都如此,大道理谁都知晓,但是真能做到的,真的得悟出个中道理,不管你是用佛系的态度生活,还是道家无为去处世,又或者用任何信仰支撑你的生活,总之,人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各种色彩,而这些色彩,最后会成为你回忆中的电影片段。
一战让每个国家都没得到真正的好处,“伤人一百自损一千”不是随便说说。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育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理解。
但是,有时候,伤害是无法避免的,这才是真是的生活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440/1b3a85f6d8442e0b.jpg)
我的一些人生感悟,送给心软的你我:
心有多软,壳就要有多硬,
否则漫漫人生路,如何走得下去。
设限人生,菩提挂心,
身如琉璃,内外明澈,
净无瑕秽,寡然前行。
家的藩篱,远航明灯,
人生如此,笑看风云,
得一知己,有一暖窝,
失一情趣,迷路点灯,
人生过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