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我去过级,是第一次见到小木木师姐,师姐虽然年纪比我小,但是却已经是喜乐分舵的舵主。这次来我们分舵,一方面是跟我见面,一方面是看我过级,一方面是跟我们分舵交流。
恰好过级以后,有一位小伙伴想跟我们讨论一些创业的事情,大家就坐到一起,聊了起来。
这位小伙伴叫扎扎,因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成功经验,所以非常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出去。
他的最初问题是:如何做出一套成体系的课?
他做这个项目的经济目标是:前两年达到盈亏平衡。
他的一些卡点:
1.对到底是要以情怀为主,还是以赚钱为主,模糊不清。其实他想要的是情怀,但是他又觉得,一个产品如果赚不到钱,就说明它没有价值,而他希望它有价值,所以又希望它赚钱。
2.感觉到目前市面上的父母教育课程都是在讲“术”的层面,他想解决“道”的层面。
3.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小木木师姐以自身经验为例,给出了建设性的分享:
1.一定要找到客户痛点,挖掘客户需求。别人到底为什么要来买你产品?痛点要足够痛,需求要足够大,客户才会愿意购买。
2.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市面上同类型产品那么多,为什么客户一定要买你的产品?你的产品跟同类型产品相比,到底有什么优势?
3.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客户要精准。不要什么客户都接,不仅内耗自己,更容易显得不专业。
我当时听起来,觉得非常有道理,默默记在了心里。今天重新想起来,突然觉得,哇,这不就是拆书法吗?
第一点,挖痛点,谈需求,是为了促动客户购买。对应拆书法中,可以是“场景介绍法”,也可以是“I便签”中的why。
第二点,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就是FAB里面的A吗?
第三点,明确定位,不要什么客户都接,这不就是“I便签”里面的where吗?
后来师姐、扎扎和我,我们三个一起去吃晚饭。
在晚饭前,把师姐的行李箱先放到酒店。
我就听见了如下对话:
师姐:可以帮我把房间升级,并且给我加上早点吗?
前台:不好意思,不行噢,必须得是本人才可以升级房间。
师姐:但是别的酒店都可以升级房间+早餐券的。
前台:我们这边是不可以的。
师姐:那就帮我升级房间可以吗?
前台:那好吧,给您升级房间。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还不明白师姐的用意,后来她跟我说,这就是“大小原则”。
如果你想找别人要求什么东西,先提一个比你的实际要求要多很多的要求,当别人拒绝你后,你再提你那个实际的小要求,那么你的要求被满足的概率就很大。
以师姐的例子:
实际目标: 升级房间
大要求:升级房间+早餐券
前台:拒绝
师姐:又说了一遍大要求
前台:还是拒绝
师姐:提稍小的要求——只要升级房间
前台:同意
这个方法来自于《影响力》,我找到了拆页。
拒绝-后撤策略
你可以把率先让步当成一种高度有效的顺从技巧来使用。这种技巧很简单,一般叫作“拒绝-后撤策略”,也叫“留面子法”。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想提的。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一边也该让让步,于是最终顺从你的第二个要求。
后来跟师姐聊到我的过级,她说:“师妹,你有用过你拆页里面的方法吗?”
我支支吾吾,因为我没有用过我拆页里面的方法。
她说:“你去用用,你再来拆你这个拆页,感觉会很不一样。”
这就是那天跟小木木师姐短短相处了半天,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的拆书还停留在纸面上,还处于“知道但做不到”的层面。
而师姐,却将拆书法内化于心,内化于生活。
这就是“知行合一”。
感恩师姐跟我见面,感恩师父教我们拆书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