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写下这个标题,我好像听到“噗嗤”一声,被身边灼灼燃烧的旱金莲给嘲笑了。
和早金莲的相识,已长达二十年之久,而我始终没有勇气提起笔来,用我那湿漉漉的、柔弱无力的文字,来描写她那热情奔放的铿锵之美。
大学毕业那年,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刚刚签了劳动合同、年薪不婓的工作,放弃了留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发展的机会,回到大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我们那一批大学毕业生是幸运的,赶上了分工的末班车。然而,因为种种原因,250元一个月的工资,我们整整领了一年,却从来没有人提及。
想一想放弃那份工作的收入之高,数一数手中少得可怜的钞票,再看一看天天需要买药、吃药的母亲,我心里那个憋屈就像种子发芽而找不到土壤,植物开花而错过了花期,清泉歌唱而堵住了奔流的方向一样,那种茫然无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好在有一朵花,使出浑身解数,用特有的温暖点燃了那段风雨交加的岁月。
到乡政府报到的第一天,才进大门口我就看到左手边的花坛里开着许多美丽的花。那些金黄、橙红、淡黄、深红和玫瑰红的花朵,仿佛一点即燃的火苗,那是天上落下的彩霞,那是匠人手中的刺绣,那是艺术家笔下的诗和远方。
从来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花,一向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我,居然主动跑过去问浇水的大叔花的名字一一旱金莲,这个诗意的名字从此深深地烙在了我脑海的深处。
每一株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每天上下班我都故意多走几步,绕到花坛旁边,看看盛开的旱金莲。它们好像也习惯了跟我打招呼,还隔着四五步远,总会有一阵风轻轻拂来,旱金莲雀跃欢喜,手舞足蹈,或点一点头,或弯一弯腰,或手拉手在风中炫舞,肩并肩向观花人致敬。
一天,我们站领导找我谈话,他说,“乡政府大院里的花草树木归我们林业站管理,老刘管了一年,没管好,死了很多,镇领导都骂了好几回了,我看你那么喜欢花,要不你配合他管理一下?”
说是配合,其实就是把那半死不活的花坛交给我来管理.。作为林业站的一员,又刚参加工作,我自然是服从站长的安排。虽然每天要拖着长长的水管浇呀浇,但一想到可以随时看到旱金莲开花,心里好像捡了个宝似的暗暗高兴。
观花人自然是哪里有花往哪里去,而作为浇花人,我不得不爱屋及乌,全面了解花坛的结构布局,和花坛里的一草一木结为知己。我用刚刚到手的钥匙打开一道五十来公分的铁栏门,走进花坛绕了一圈才发现,花坛虽小,却内有乾坤。
花坛是圆形的,共有三层,呈宝塔状,最里面那圈种了毛叶丁香,第二圈是旱金莲,最下面一圈是黄花槐和青草。花坛东边是宽敞的院子,视野十分开阔,光照也很好。南边十米开外有一栋两层的办公楼,基本上遮不着阳光。所以,花坛这两边的旱金莲长得十分旺盛,花开得又多又好。
花坛北边间隔办公楼也是十米左右。西边就麻烦了,不到两米处建有一花坛,种了高大的乔木,再过去四五米是五层的办公大楼,明显的阳光不足。所以,这西边的旱金莲几乎都死得一根不剩了。
毛叶丁香在最顶层,栽了圆圆的一圈,最中间是一根两米来高的水管,打开西边水管的水龙头,就能形成伞状喷水,水龙头进水的大小,决定了水管喷水的范围大小,水龙头大水放到最大时,水管喷头的水能喷到最外层的小草和黄花槐。
老刘以往的管理很㖰单,就是每天把水笼头打开,任由喷头使劲喷半小时,然后关了水完事。
同样的浇水方法,老刘可从来没有厚此薄彼啊,为什么产生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花坛里的花草表现出此长彼消的情况,比如东南边旱金莲长得好,西北边草长得好,而毛叶丁香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整体旺长的情况下,还在东南边抽出了无数根很长的枝条。
生活就像十万个为什么?带着无数个大大的疑问,本着专业的态度,我打算深入调查,全面分析,找到病根,并对症下药。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为了让梦想变为现实,凭着对旱金莲的喜爱,我第一次尝试着走进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研究花坛里名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企图把专业知识从课本上搬到花坛里,小小的花坛就这样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试验基地。
其它植物只要水饱肥足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而旱金莲可不一样,光有水没有阳光不行,水少了容易生病虫,水多了容易烂苗烂根。
“你们脾气可不小啊,真够难服伺的,不过没关系,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一定会把他们治得服服贴贴。”看着旱金莲柔弱的筋骨和半腐烂的根部,我心里直嘀咕。它们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借风的手指摆一个潇洒的姿势,说一声“我们拭目以待,加油哦!”然后,伸伸手,弯弯腰,再舒展一下叶片,吐出几朵美丽的小花。
旱金莲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产南美秘鲁、智利等地。因为其叶片长得像荷叶,所以人称旱金莲,也有人称为金莲花。如果说水中莲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么旱金莲就是“花开千万朵,惊慕一片霞”。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给植物浇水要本着一条原则,那我“干透,浇透”。尤其像旱金莲,它喜欢大水大肥,但阳光一定要充足。像东南面阳光充足,每三天浇一水足已。
西北面,每天只有一点点阳光的地方,水一多就容易烂根,所以我把老刘每天一浇变为每周一浇,对不同方位的同一植物实行区别对待,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精心修剪、认真补植、几个月后,整个花坛都变得花团锦簇,草也密了,树也高了。在忙忙碌碌中,生活变得无比充实,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更难能可贵的是,旱金莲以它无以伦比的美,向人们展示出我的勤奋执着和过硬的专业能力,镇领导在大力称赞花坛的美的同时,也在心里酝酿好了适合我的岗位。
第二年旱金莲再开花的时候,我离开了林业站的工作岗位,在离旱金莲最近的乡政府党政办工作。每每疲劳过度,抬起头来看一眼窗外的旱金莲,它们都在仰着笑脸看着我,为我打气,为我鼓掌,为我平淡的生活勾勒出有花盛开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