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鼎典美育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作者: yuyuyuyu312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5:52 被阅读97次

          ——记天津博物馆青花瓷展区展物

      昱小白临别前,再次跑去天博逛馆。时间有限,掠过匆匆,在五层中间找到一个淡雅素洁的青花瓷展厅,布展精致,让人惊喜。看完内心冒出一句话:提到青花瓷,真的不该只知道一首歌。

      展品从明永乐,宣德制瓷器开始陈列,这段时期应该青花瓷史上的黄金时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带回了进口苏麻离青料,这种青料高铁低锰,提炼出的颜色陈色浓烈,留白清晰,描花精致,器物造型丰富多变。官窑出品主要供于宫廷使用,因此最能体现执政者的审美特点与时代特征。

明宣德青花把莲纹盘

      明宣德年间的这件青花把莲纹盘,盘内装饰“一束莲”,配有香蒲,红蓼,茨菰三种水生植物,上部花叶摇曳生姿,极具美感。青莲谐音“清廉”,皇帝命令官窑烧制赐予大臣表达反腐倡廉的主题,和现下的风气不谋而合了。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盘

    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与伊斯兰文化交流频繁,这时期开始大量的模仿伊斯兰铜器,玻璃器物。永乐制缠枝莲纹执壶与葡萄纹盘均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猜测是官窑大量烧制后出口用。

明正德阿拉伯文器座 明嘉靖云鹤纹葫芦瓶

    宗教与政治向来是密不可分的,而当朝皇帝的宗教偏好基本决定了当期器物的审美。正德,嘉靖两朝青花瓷风格大相径庭,特色鲜明。因为正德皇帝信伊斯兰教,嘉靖皇帝信道教。明代官窑有阿拉伯文纹饰的可基本确定为正德年间,上图云鹤纹葫芦瓶中便全是道家元素了。

明万历青花开光四兽纹罐 明万历青花八宝小碗

    一本《万历十五年》让万历这位皇帝差点成为网红。上图开光四兽纹罐青纹密布,密不透风,极尽工匠之能,而八宝小碗则清素精简,无多余冗杂。这两种极端的审美,或许与万历皇帝早年压抑的被管制生活和后期不理朝政心灰意冷有些关系,不敢妄议。

明崇祯青花饲马图莲子罐

    明朝末位皇帝崇祯皇帝,政权交替,动荡不安,官窑基本关闭,渐民窑占上风。不得不说,恰恰是这个契机,使得青花瓷的工艺审美又走了一大步。民窑引入安徽版画的分水画法,运用于青花工艺中,这种技法画出深浅对比,清秀飘逸。于白釉底上描绘山水画卷,集艺术于大成,这段时期,山水题材青花瓷见多。

清康熙青花稚鸡图棒槌瓶 清雍正缠枝花纹天球瓶 清乾隆八宝纹扁壶

    从康乾盛世来看青花瓷,这段时期无论从工艺技术还是审美都处于集大成者,在瓷器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形容词“紧皮亮釉”,可综合评价。对比来看,雍正皇帝的审美性最强(个人感觉),风格可浓烈可淡雅,纹饰精致,画面舒朗。简单说,就是好看。

清末各期缠枝花纹赏瓶

    逛到这里,个人感觉是全展厅最佳绝妙之设计,同款缠枝赏瓶在清末各朝国力衰微,列强凌辱之时的直观对比。呜呼哀哉,从审美工艺角度都有退步。文物真是会说话的历史,如果你尝试与它对话,它会告诉你当年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从咸丰六年开始,景德镇官窑全部关闭,工匠艺人流离失所,不过因为这个原因,咸丰期青花瓷物以稀贵,价值连城。

    展物至此结束,留有余音,叹古人之审美,工艺精美绝伦。也让人不得不感慨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但是文化却未必能够日益精进,引人深思。最后想说这个世界有很多种美,外面多色彩斑斓,夺人眼球的美,但是这种摄人心魄的美,大概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找得到。

    小白一只,边逛边查资料边拍照边记录。才疏学浅,如有不妥,多指教~文末奉上天博镇馆之宝。

清乾隆珐琅彩芍药稚鸡图玉壶春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u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