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生活家上班这点事儿
你能否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你能否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作者: 颽尔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3:37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推了一篇关于建立写作素材库的文章,更多的偏向实际操作;今天,我们接着这个话题,聊一聊词汇量对写作和说话的影响。

法国有这样的说法:这简直是汉语 C'est du chinois. 表示内容难以理解,很多语言也有类似的说法,而我们中国人则喜欢用「像天书一样」形容难懂。这么来看,似乎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也不无道理。

不过,我发现很多人说不明白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越来越词穷了。举个例子,女性的美多种多样,或姣花照水,或顾盼生姿,但放在今天都以「女神」一概而论。我们不妨再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可以描述清楚自己的长相吗?恐怕并不容易。而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的中文词汇量减少所致。

事实上,「词汇量」概念一般在印欧语系中用来衡量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一个典型特征是:英语中的空格天然构成了分词符。而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识字量」进行对标。本质上,是由于方块字本身来源于象形文字,每个单字就具有自我阐释的作用,拿一、二和 One、Two 对比便知。

如果再要细说,就要涉及到语素、词根等语言学术语了,不在此展开,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例:

中国儿童记住 2000~3000 个汉字,就可以阅读《人民日报》而不会有多少生词。印欧语系的儿童即使记住了 8000 左右的单词,在阅读《华盛顿邮报》时仍然会有很多生词。

相信有英语基础的同学一定深有所感。


词法上的灵活使得汉语在读和听上具有天然优势,因为只需要记忆到「再认」的程度,即「望文生义」;然而,这却也造成了汉语在说和写上的门槛急剧升高,即「无中生有」。我们在谈到中文词汇量的概念时,本质上,是在谈能在写和说中可调用的词汇量

用词影响想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用词的细微差别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和体验,这在新媒体行业甚至衍生出一整套方法论,旨在撩拨读者情绪,诱发相应动作。

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讨论的「刺死辱母者」一文,这个标题就十分了得,一个刺字,一个辱字,便勾勒出动作主体的浩然正气,诱发了我们对刺客与志士的无限联想,继而在一秒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精神站队。

更进一步,我们自己说的话甚至会影响自己怎么想。等等,难道我们说之前不是先想到才说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大脑非常懒惰,经常会快速处理便脱口而出,但这个第一时间调用的词汇继而影响了我们对事实全貌的认识,以及后续的深度思考。

比如说,中文的「作曲」一词,在英文中有两种对应翻译:composer 和 songwriter,但两者的能力范围却非常不同。前者往往是指具备编曲以及和声创作能力的「作曲家」,而后者则应被准确翻译为「流行歌曲作者」,狭义上具有旋律创作能力即可。

但是,当我们说这首歌由 XX 作曲时,我们显然无法意识到背后的这层含义。

又比如,当我们说出「某某的缺点是少言寡语,性格内向」时,你也在不经意间也将内向和话少归到了缺点一档。但真的是这样吗?内向的人往往也更在意别人的感受,而话少也很可能伴随着谨言慎行的细致周到。李笑来曾给出建议:不说优点缺点,只说「特点」。

热词往往是不准确的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了水和电一般的基础设施,我们似乎也很少听到「网络语言」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热词」。

传统媒体的拥抱线上,带来了书面场合的去严肃浪潮。大势不可逆,我也喜欢用「热词」调侃和表达。不过说实话,热词往往是不准确的,原因在于词义磨损。

词语的词义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会不断弱化,当弱化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会选择用新的词来表达原有的感情强度。

想想看,「美女」一词在古代只被用来形容倾国倾城之姿,现在却作为对女性的常用称谓;「天才」一般默认形容极少数人具有的天赋,但若是能用在大多数人身上,自然就变成了客套话。再过些日子,「女神」的替代词怕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曝光,加速了热词的磨损,说白了就是用烂了,始于热而卒与热,这是热词的悲哀。词义的迅速褪色,乃至褒贬变性(比如「小鲜肉」)注定了使用热词来表情达意并不准确,落到笔下更是不便留存。就像和菜头说的:

想要文章比人活得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

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

能够准确使用大量词汇的人,就有能力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濮实《我在剑桥学说话》

我身边有这样几位朋友,和他们沟通总是非常愉悦,而且在工作中也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仔细想想,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不说废话。正是这种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在沟通中总能占据主动,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条不紊。

公司总提倡自我质问:你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如果能够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推动力和不可替代就自然得到了体现。我相信这世上总有些感受难以言表,但努力拓宽自己的词汇边界,便多了一分相互理解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慨叹「他咋说的这么他妈对」的根本所在。

刻意的拓宽词汇量

在最后的版块,我想聊聊应该怎样拓宽自己的词汇量。
我们都是熟练的阅读者,能够快速的从文本中获取信息,但我相信很少有人刻意想过:这件事换我来描述,我会怎么说?

没错,我的诀窍就是换位思考。一般是这样操作的:

  1. 找到看到一段表意流畅、逻辑清晰的文字,快速提取出来龙去脉;
  2. 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写一遍,在脑中过一遍也没问题;
  3. 对照着原文本,重点观察作者用了哪些我不会用到的词
  4. 记录下这些词汇,并有意识的运用在说和写中,内化到可调用的词汇量中;

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我们快速的把事情抽丝剥茧,描述清楚。

做互联网的人,常喜欢把「用户体验」挂在嘴边,其实每个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用户体验。小到一次寒暄,一封邮件,大到起草方案和会议发言。把语言运用的清楚准确,就从意识到中文词汇量开始吧。

相关文章

  • 你能否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前段时间,推了一篇关于建立写作素材库的文章,更多的偏向实际操作;今天,我们接着这个话题,聊一聊词汇量对写作和说话的...

  • 011|EQ点燃你的生命——情商让你更有故事力

    你认为什么是情商? 疯友说:有温度的表达 疯友说:让人舒服 疯友说:说出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 你说:…… 每一个人...

  • 用嘴说出的和用脑说出的

    你用嘴说出的话,是别人眼里的你。 你用脑说出的话,是自己心中的自己。 不知道是我自己比较奇特,还是别人也是如此,我...

  • 说不出的话 我替你说

    时间在我耳边刻了一道深深的线 顺着我的锁骨在胸口 打了个结 我不过沉溺于梦里你寡淡的脸 对着我仓皇的眼在唇角 勾了...

  • 到底怎样表达才不让爱人生气,99%的人都不知道!

    日常沟通中,是否听懂了别人的话? 能否用合适的话语复述? 你能听到重点吗? 对于别人的话,你的判别能力如何? 是否...

  • 说好的拒绝呢?

    说不出狠心的话 不想伤害彼此 朋友说:如果你不拒绝就会给ta误认为有机会 可是我真的说不出口 说别人的时候条条是道...

  • 杂想

    别人说你会说话,只是你说了别人想听的话。 猜测他人的心思,准确说出,对方想听的话。这是一种本领。 远的是羡慕,近的...

  • 《我的前半生》:不要把你的良人逼成渣男

    写在前面的话:你说不出口的情话,别人会替你说。你高傲得不愿崇拜,别人会替你来崇拜,最后顺便替你接管男朋友...

  • 五四汇报感想

    没有说出的话,永远也说不出口了。 由于仓促,不曾说出那一句“当时的中国就是一大块肉,无论你战胜与否,终究是要宰割你...

  • 你相信别人说的话

    总是我听别人说 这事在别人身上咋就能成 我们的朋友都在形容某件事的真实性 有的时候是亲眼所见,此情此景就是真实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能否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aj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