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走出家乡的小县城,我选择了师范毕业回家工作以后重新出去读书,所以,等我学成从家乡的县城到家乡的市城找了一个三线城市二三本院校的教师工作以后,已经29岁的高龄了。
学校在市郊,占地一座山又依山而建,地势广阔,所以,环绕校园外围几公里以内,都是各种农田,没有其他的单位或者公司,当然,也没有什么适龄未婚的异性择偶对象。庆幸的是,全校三万多师生,光教职工也有好几千人,所以,刚到学校的前两年,被介绍相亲的对象,都是学校里各个学院的男同事们。作为一个相貌普通家境普通学历在高校这个环境也普通的普通大龄剩女,结果,我却发现自己在学校的婚姻市场上,还是有一些抢手的,介绍的对象也从在县城时候的高中大专公务员什么的,变成了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家境和个人素质也多是高过我这个土瘪,究其原因,其实是男同胞们也被关在象牙塔这个修道院里,接触不到太多其他适龄的婚姻对象。后来,我幡然醒悟,婚姻市场上,女人能嫁到什么样的对象,更多取决于女人自己的生活轨迹或者家庭带来的阶层和圈子,年龄和相貌只是附带因素,或者说只是加分或者减分而已,想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了年龄和相貌的焦虑。
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吧,父母争吵了一辈子的婚姻让我实在鼓不起勇气去走进家庭,就这样拖了几年错过了几个优秀的相亲对象以后,周围的人就不再热衷于让我脱单了,所谓让我——“顺其自然”了。虽然三十好大几了,虽然我也不着急,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了。
作为一个奔四的剩女, 一方面,我发现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跟我差不多大或者比我大点的女性朋友们,已经结婚或者结婚生子了,下班就忙着回家照顾孩子照顾老公照顾老人,没有时间再跟我呼朋引伴各种玩耍了。如果好不容易凑一起聊聊天,人家聊的都是孩子、老公或者公婆怎么怎么的了,我一个未婚未育连男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无话可说,也无兴趣可言。而且,男同事或者男性朋友们也纷纷结婚成家养孩子了,也要主动或者被动的保持距离,要玩也只能跟那些比我小得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们一起玩耍了。于是,亲身感受了一把代沟的意义以后。我发现自己周围,没有朋友了。
作为一个奔四的剩女,另一个方面,未婚未育当然时间就多点,想着好好发展一下事业,结果也想错了。老板提拔员工,忠诚好用以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状态要稳定。如果想做管理,那些理工科直男老板们想提拔你还得考虑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什么时候高龄产妇能恢复过来能不能恢复过来,哪有男员工用起来那么随心所欲趁手顺手;如果想走学术科研的道路,我一个奔四的本科生还得考研考博考科研,等我考出来,估计也该退休了。甚至有个学院的院长直言,没有稳定的家庭关系,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我考虑你会不会心理变态。所以,资质平庸毫无背景的我,在单位里,在事业上,也越来越被边缘化了。
在以氏族家庭为基本生活单位的中国社会里,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没有西方发达国家未婚但是可以不单身的开放和包容,大龄单身的女性,只能被逐渐孤立和边缘化。
所以,在接近四十岁的高龄,我,还是选择,结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