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用时约4分1404字
【互联网现状】疫情来了,翻天覆地的互联网
1.钉钉
钉钉无论在用户增长规模、用户时长和使用次数这三个指标都有着极其可观的增长。疫情的爆发的确让钉钉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整个团队除夕夜就开始连轴运转,第1个产品——全员健康每日打卡,从评估到上线仅用了40个小时,1月29日率先发布“在家上课”计划,第一时间紧急上线并免费开放了直播、录播等重磅功能,同时推广策略也迅速多管齐下。
2.腾讯
腾讯或许是此次疫情中最大的赢家,这背后源于它并非某款单一产品的崛起,而是多款产品齐头并进——小程序、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和平精英……
腾讯会议,很多网友或许对这个APP有点陌生,陌生就对了,因为它是2019年12月29日才上线的应用,在它上线后20天后,疫情全面爆发。
1月24日,腾讯会议果断宣布对全网免费开放300人会议权限、紧急上线国际版、40天内迭代14个版本、8天扩容10万台云主机。
疫情期间,腾讯还有一匹黑马——腾讯课堂,这个推出多年的APP在AppStore之前一直徘徊在1000名左右,疫情爆发后迅速蹿高,最高到达了第5名的高位。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些APP的增长其实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心智的长期稳定的新用户,如生鲜、到家、无接触配送、小程序等等,这些疫情完成了用户的教育,留存率会相对较高;
而另一类属于疫情特殊时期的刚需,比如学生网课、居家健身、在线会议等等,这些必然随着社会的恢复走向正常化,能否最大限度地留住疫情新客考验平台的产品力和运营力。
1.携程、滴滴、美团
面对受疫情影响行业全面停摆,携程Q1的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43%,亏损15亿人民币,其中度假营收下降50%,商旅营收下降47%——几近腰斩。而交通票务模块却出人意料影响较小——之所以说影响较小,是因为对比国内主要航空公司Q1平均营收同比下降46.3%,携程票务仅下降29%,这背后是因为携程票务收入中有较大比例为国际业务,Q1国外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
我们再看美团:作为O2O的扛把子,美团受到的冲击也是史无前例的,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记录在疫情中化为泡影,美团外卖收入下降11.4%,日均订单下降18.2%,酒店业务收入下降31.1%,间夜量下降45.5%。对于美团而言,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更多人用美团订正餐,因此客单价增长了14.4%,这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2.广告、娱乐
一类是被疫情压制,疫情过去就能恢复的业务,比如公交地铁APP——亿通行、高德地图、美团单车。
但必须注意到,疫情改变了民众对风险的态度,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人的第一优先级的可能变成确保自己的房子贷款不会断供,因此一些改善性消费的业务可能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回到疫情之前的高点了。
从这个意义上,比如滴滴的专车、新氧医美的高端套餐等改善性需求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承压。
随着疫情的恶化,全球足球各大联赛纷纷按下暂停键,“懂球帝”这类平时活的还比较滋润的垂直APP在黑天鹅中举步维艰——据悉,最近“懂球帝”为扛过疫情已经不得已启动了一轮裁员。如果说互联网企业里受冲击最大的是哪个领域,我想可能要数猫眼、淘票票、大麦网等电影、演出O2O平台,随着电影院的全线关闭,本来指望春节档有一波流量增长的售票平台几乎直接变成颗粒无收。
3.行业背后的从业者
一个公众号运营者、一个抖音视频团队、一个B站up主、一家短视频MCN、一个微商、一个淘宝客、一个SEO、一个外卖小哥、一个乡村主播。疫情对于他们而言也一定是一段抹不掉的难忘记忆
总结一下:就像2003年非典推动中国零售线上化萌芽一样,这次的新冠疫情毫无疑问推动了 中国社会线上化的进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225/9a6c0c1a915d952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