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翻开书时,总会紧张兮兮,又有无限的幻想,想书中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因为未知,所以感到新奇有趣;而闭上书时,全身上下像是刚刚蒸完桑拿,泡在凉水中的舒畅、轻松自在,阅读的意义大概如此。
接下来我应该说一说刚看完的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了。其实这本书在六月底就开始阅读,当时觉得故事太长,又搞不懂是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放下了近两个月。开始时并不喜欢这本书,觉得故事不够紧凑,有些桥段可有可无,像是在单纯的码字。
不过我这个人可能就是有强迫症,翻开了书就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它看完,否则每次在书桌上看见它都会浑身难受。往往不喜欢的书,要把它看完是很难受的,果然看到三分之二时还是浑身不自在,想把它扔掉,故事节奏慢到极致。
若不是看了村上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大概要第一次说出:“这本书就是垃圾,村上就只会码字这样的话吧!”以村上的写作方式,写到什么地方想到什么地方,不是一开始就把故事结局想好的话,难怪故事夯长了些。
客观的说,村上的文字确实具有美感,对环境、人物……的描述都是极好的。让我联想到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它的一点吧!把两个空间的故事分开来写,然后其实是同一个故事的风格倒是新奇,类似推理小说。奇数二十章是冷酷仙境,偶数二十章为世界尽头。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世界、不相干的故事共同组成了同一个故事。两条故事线交叉平行的张开,若不看书,大概是不会知道这样的创意的,单纯在创意上就应该给这本书100分。
至于故事的内容,我不愿细说。买书的时候想的便是一定要看一本村上的书,而那些太有名气的书,什么《挪威的森林》呐、《1Q84》……的故事梗概都烂大街了,谁都知道就没有了翻开书时的好奇感。对于村上的书迷来说,这本书也许算不上偏门,但是我是从来没听过的,我觉得要了解一个人的风格,就要从“后门”进入,而不是大刀阔斧的从“前门”像走红地毯似的大步流星。往往一开始就对一个人抱有敬畏的心就不能客观的给予评价,也看不出真实感。况且我又是一个外貌主义者,决定买下这本书,单纯是因为书名新奇。
从主观角度,虽不喜欢故事太过夯长,但是顶喜欢故事的结局的。如果主角逃出了世界尽头回到冷酷仙境,倒是变得无趣了。就是因为他留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才使这个故事变得魅力无穷。看完后回想故事的基本格调是我喜欢的类型,“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豆瓣简介)。也许是我本身就是个一直在逃避世事的人,所以与此书产生了共鸣吧!还有关于这书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阴暗面,展现自我的追寻与救赎。前者算是能给我反社会人格中阅读此书快感;后者则是对人生的感悟有极大帮助,不虚此行。
我天性爱自由,可是我更爱你。我大概不是你等的那个人,可是我在等你。(对于我来说,爱这个字说出口真的很难)
想你,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