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进入terrible two,再也不肯自己乖乖坐在餐椅上吃饭。每顿饭都要追着哄着,耐心耗尽就只剩下怒吼,顿顿鸡飞狗跳。直到我妈过来帮我带孩子,每天追着我儿子喂饭的同时,还不忘扭过头来叨叨我,你这样不行米饭吃的太少,这菜为什么还剩着都给吃光。烦躁的同时才隐约记起,在我那漫长的童年里,对于这种被“命令”充斥的吃饭时间也是相当排斥和抗拒的。
一起长大的一个朋友,最近忙着给刚入小学的孩子报各种课外补习班。用他自己的话说被入学前的家长会洗脑成功,进入小学后无论如何也得狠抓孩子的学习,否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升不了重点中学,最后连个大学本科都读不上。看着他一副打鸡血的样子,真的很不忍心提醒他也曾经是个学渣的事实,不但没有读过本科,还曾因不堪高考前课业的沉重压力离家出走。
大概成年人都是健忘的吧。长大着长大着就全然忘记了儿时自己讨厌的遭遇和对待,为人父母以后即刻换了立场,又将同样的对待施与孩子。台湾临床心理师洪仲清的《我想倾听你》在扉页注释到:关于孩子,以及曾经扮演过孩子角色的我们。
伊坂幸太郎在《余生皆假期》里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好在当今社会还有很大一部分父母愿意为这一承担重任的角色做足功课,从头学起。所以才有如今市面上形形色色育儿书的流行。
作为新手父母,一开始多是专注于“养”,在“屎尿屁”的层面较劲。但随着孩子成长,很快就会发现,“育”才是为人父母需要穷尽一生学习的课题。养育一个孩子绝不是吃饱穿好那般简单,我们要给他们什么样的教养,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又渴望过怎样的人生。即便过去过的浑浑噩噩,也会在面对一个新生命时油然而生一种对人生的责任感。因为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读一些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尤为必要。
有过七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师洪仲清所著的《我想倾听你》,本来是被拿来当做一本亲子沟通的书来读,读完发现其实讲的是更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在觉察。每一个独立的小篇甚至算不上一个故事,但却能很鲜明的展现一段关系。他在书中对新手父母也给出建议:孩子出生后,确定自己要当父母了,那就趁孩子还小遇到的问题不多,先反思原生家庭的种种。如此,才能有知有觉地执行自己想要的教养,而非不知不觉地复制或重演过去曾有过的不愉快。
(一)亲密关系之术
沟通是一切亲密关系的基础。理论上一个人愿意说,一个人愿意听,就应该能够完成一个信息的沟通。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未必就能够顺利互动,达成沟通。
沟通,不只是一方接收到对方想传达给他的信息,还要理解并作出适当回应。能够通过交谈,了解对方在想什么、有什么诉求;再进一步,通过讨论、商量,来处理彼此的分歧,化解矛盾,最终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的结果;就算意见或看法不一致,至少是双方都可以暂时接受、不会产生误解。
而亲子关系中,双方力量最初就是不对等的。孩子受身高、心智、语言发展程度等制约,相较于成人,在沟通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父母如果没有觉察,就会很自然的居高临下。这种姿态下,孩子是不可能真正被看见和被听见的。
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存在感是形成清晰自我的基础。没有清晰自我的人,毕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别人看到,执着于外部评价。因此,在幼年时期,让孩子真真切切的被看到被听到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作为沟通中强势一方尤其需要懂得倾听,这种倾听不是居高临下的评价与教导。而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
1、亲密关系之术——怎样好好听
倾听就是一种处理情绪的能力,还有尊重也是。
1>把时间空下来,而不要说等一等
前阵子网络上流传一个把三个儿子全部培养进斯坦福的育儿经视频。视频中三个儿子的妈妈陈美龄女士提到一点:就是在孩子发问的时候,永远不要说等一等。她讲到有时候她正在炒菜,儿子过来问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颜色的。这种问题对她来说很难一时回答不上来。但是她当下马上将火关掉,转过身对儿子说,这个问题问的真好!等一下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好不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关火的动作,但这种即刻回应和认真对待的态度,足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而获得鼓励,继续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思考。
本书也建议家长好好地把时间空下来,听孩子说话。如果一边做其他事,又同时要听,家长自己的心情容易烦躁,孩子也因没被好好回应而感觉到不被尊重。
2> 先接纳对方的情绪,再处理问题。
孩子在学校经常被老师当着全班人的面训斥,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所以不想去上学。父母安慰他,老师这样做也是为你好。孩子完全没有获得安慰,反而因为不被理解而愈加愤怒。父母又因为孩子的“不听劝”也愈加愤怒,“再怎么样也不能不上学”“老师训你还不是因为你错在先”。就这样,沟通陷入死循环。实际上,孩子的真正诉求并不是不上学,也不是弄清谁错在先,而是希望被看到自己的委屈。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3> 书中提到了一些父母常常会面临的“易爆点”,针对具体情形给出了很中肯的处理建议。
比如《情绪垃圾箱》里,关于被孩子的话伤到怎么办?
一个人在愤怒状态下,对另一个人说话,迁怒、夸张、自我中心、态度不客气、听不进他人的话,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大人都可能如此,何况情绪控制力比较弱的孩子。那么在我们倾听时感觉被伤到了要怎么办?要看当时倾听着的情绪承受程度。
如果倾听者情绪上还游刃有余,也有时间的话,先听孩子畅所欲言,让情绪连贯,叙事能完整。先把状况搞清楚,如果能把夸大的地方还原最好,等事情能告一个段落,再来讨论孩子的讲话态度,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
如果倾听者真的耐性不够,或非常容易被激怒,最好事先跟孩子坦白,让孩子知道当父母的人也不见得有能力处理情绪。虽然这样对大人来说比较没有面子,但是起码比让孩子不断经历期待然后失望的循环要好。
有些父母,连孩子轻佻的眼神都承受不住,更别说好好听孩子说话了。如果可以,还是找耐性比价足的人来帮忙,亲戚可以试试看,偶尔老师会愿意担任倾听者,要不然找专业的人员也行。
再比如,在《我有那么笨吗》里,面对说谎的孩子该怎么控制自己
面对孩子说谎,先多方收集讯息,让模糊空间表小。如果只能听孩子说,就尽可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别太快评论。让孩子练习为自己抗辩,或者好好整理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这是在社会生存的重要能力。从另外一方面说,孩子觉得自己该讲的话都能表达出来,便不会觉得委屈,情绪会比较稳定。
良好的倾听能让一个人说得多,情绪越稳定,越容易卸下心防,更贴近真相。专心听孩子说话,也更能找出其中不一致的地方,或者父母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2、亲密关系之术——怎样好好说
话要好好说,把自己的意思传达清楚了,但没获得好的回应,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尽力了。可是,讲反话都要别人猜,误会和后悔就会如影随形。
1> 有效的沟通包含说明事情和表达心情两部分。
沟通要有效,要减少责怪,责怪常会引起防卫,降低沟通的效果,责怪常以“你”为主词。以“我”为主词表达心情,可以减少习惯性责怪。作者将其定义为“我讯息”
我讯息的重点之一,是在沟通的同时讲出事情与心情。因为同时表达自己的心情,讲出来的话会比较柔软。
重点之二就是我们的解读跟情绪的关系要明白呈现出来。因为我们解读不一定正确,在沟通过程中常有误会,修正自己的解读方式,情绪也可能会改变。
重点之三,就是让对方知道,我们要求对方有什么好处。当对方知道照着我们的要求做会有什么好处,动机会比较高。
“怎么又回来这么晚,看看都几点了!”这是晚归的人通常听到的一句话。
“我讯息”的沟通公式是:
“当你很晚回来的时候”(描述事件)+“我很担心,怕你是不是出事了”(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我们的解读)+“我希望你下一次确定要晚回来的时候,打个电话或发简讯让我知道”(用比较客气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要求)+“这样我下次比较敢让你出去,你如果没吃饭,我才会帮你准备”(让对方知道,照着我们的要求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可以增加对方执行要求的动机)
2>用语言缩减孩子的挫折感
当我们受挫的时候,习惯过度贬低自己。不论是成人或孩子,都如此。过度贬低,常把现在或一次性的挫折设定更为长久或频繁,反而减损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需要重视语言的力量,它能减缓孩子的挫折感,让挫折感不至于一下子把孩子打倒。正确的语言能让孩子感觉到希望,传递一种贴近事实的乐观。
“我做不到”——可以回应“你还没做到”;
“我失败了”——可以回应“你目前还没成功”
“我考的不好”——可以回应“你这次考的不好”
“你现在很难过,所以你觉得你以后都做不到,是这样子吗?”
3、亲密关系之术——避免无效沟通
书中在很多章节里通过不同关系相处模式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无效沟通方式。总结起来包括爱用情绪性字眼、给对方贴标签、碎碎念、生闷气、持续抱怨等等。这些在家庭中再常见不过的消极沟通方式,对于沟通来说不仅无效,而且对关系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避免。
(二)亲密关系之道
如果说学习如何好好倾听如何好好说话,是关系中“术”的层面。那么本书深入关系本质,对内在模式的分析探索则是关系中“道”的层面。
1、关系的本质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关系的本质,是谁向谁投射焦虑,谁为谁承受焦虑。
自我功能好的人,可接住对方的焦虑。父母与年幼的孩子。正常是,后者向前者投射焦虑,前者承接并转换焦虑。但我们的家庭中,反而常是父母制造焦虑给孩子,但幼小的孩子接不住焦虑,只能挨着。
亲密关系,包含常见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还有更深一层的,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心理学上也称为与内在小孩的关系,即我们的内在模式。所谓“内在模式”,跟我们从小与生命中重要的人的互动有关,通过婴儿的天生气质与生命中重要的人的回应逐渐形成。
亲子关系最为特殊复杂,因为它与生俱来不可选择,又因为它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生命初期内在模式的建立,进而影响成年以后的各种关系模式。我们出身于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不可选择,但作为父母,我们即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否可以从当下开始觉察,从自己的内在模式开始探究,尽力引导我们的家庭被正向的情绪滋养而不是被负面情绪侵蚀。
2、影响关系的负面行为
书中指出了“关系中的灾难四骑士”。当以下四种行为出现,往往对关系有破坏性影响。
第一种,批评。这里所指的批评,涉及人身攻击,对人不对事,想让对方闭嘴,就算只是一时情绪,也伤害了对方,更无益问题解决;
第二种,轻蔑。没办法以尊重平等的方式互动,看不起对方,嘲讽、不屑,甚至根本搞不清楚对方的意图就很轻易的否定了他;
第三种,防卫。犯错时不认错,恼羞成怒,找各种理由扭曲事实,甚至把黑的说成白的,好像自己才是受害者,转而指控对方的不是;
第四种,沉默。该沟通表达的时候,通过沉默表达生气、拒绝,或者忽视,特别是在讨论双方都需要参与的事务时如此。让我们自己决定也不是,不决定也不是。
3、与自己和解,是治愈关系的基础
本书的最后一章以其中一篇文章标题命名《你必须原谅自己》。囊括了《谅解的最先受益者,是我们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和好》等等,从每一篇的标题就能看出最后一章的主题是与自己和解。只有与自己和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在模式的矛盾冲突,真正认识自己,觉察我们的情绪和思维模式,疗愈自己,接纳和尊重对方。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平衡家庭与生活早就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完美的平衡,有的只是选择,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面临的选择。把有限的精力重点放在事业的打拼上还是孩子的陪伴上。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所得失。现实是,不管得到多少,人性的贪婪总是对失去的那一部分耿耿于怀,导致整个社会充满了焦虑。
同为焦虑的父母,对书中的两个案例特别有感触。关于一个豁达通透的爸爸,和一个原本焦虑又被自我疗愈的妈妈。同样是对待选择,对待焦虑,无论是出于自己的智慧还是心理师的建议,疗愈的方法只有一个:活在当下。
案例一
一位事无巨细的爸爸,在陪伴孩子方面做的非常成功。面对事业和家庭的选择,他毅然选择了家庭。他自认为赚钱不是他的强项,也越来越不想要为了钱牺牲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在一次与作者的长谈中,他吐露了他的心声。
他或许目前是一个孩子喜欢的爸爸,却不是老板喜欢的员工,甚至不是太太满意的老公。他赚的钱仅供温饱,将来会迫于现实,比较严格地控制全家的花费。小时候他所提供的陪伴,孩子长大之后,物欲跟着膨胀,他不见得能满足。孩子将来的补习与进修花费,他能提供的非常有限,就更别说出国留学,哪都要靠孩子努力。所以,他正在追求的,能追求的,就是当下。就算他这个移动的安全城堡建设的多么坚固,在未来,孩子也可能选择在城堡外生活,到时候他也得尊重。
他觉得,当父母是一时的。孩子的每个阶段,当父母的人需要提供的协助都不太一样,他不觉得自己在孩子每个阶段都会有称职的表现。而且,人是一种容易不满足的动物,自己已经有的不见得会珍惜,到时候孩子懂不懂的感恩珍惜,都是未知数。
所以,他随时准备好,要离开爸爸这个角色,回归自己。
案例二
一位习惯任何事情按计划进行的妈妈。生孩子之前,她就存好了一笔够用的钱,按照计划她当了全职妈妈。她常在想未来的事,一步一步计划好,然后逐步落实。她是个停不下来的人,她常常觉得二十四小时不够用,她常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才觉得不浪费时间。后来她如愿有了两个孩子,但是发现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也许因为生小孩,也许因为年龄大,已经明显跟不上了。她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她才发现,原来有些事情不是认真努力就能搞定的。
作者建议她写心情日记,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先深呼吸几次,柔柔地看着孩子,不急着做处理,想清楚的再行动。她发扬一贯认真的精神认真执行心理师的建议,坚持了整整一年。
一年以后她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发现她将很多时间花在做计划上。做计划很好,这让她工作的时候有条有理,可是,她必须想到很多种可能性,才能确保事情的发展在她的预期之内,光是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很多计划的内容根本没有发生。
她现在关注的焦点在关系,关系的重点在当下,而不是她常投注精力的未来。
4、好的关系,是专注于自我成长
华人女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曾经成为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小说中的妻子从小就想摆脱她母亲设定的模式,努力逃脱和母亲一样成为家政课老师的命运,她想成为一名女医生,活出独立伟大的自我。但造化弄人,她还是休学、结婚、生子,不情愿的走上了家庭主妇的道路。她把自己未达到的心愿传递到女儿身上,各种暑期班、课外班,高一上高二的物理化学,没有社交,只有学习和分数,送的礼物永远都是《女科学家的故事》一类的书。她的乖女儿内心厌倦透了这一切,可口中还是习惯性讨好的回答:“好的,妈妈”。最终,女儿在15岁生日的夜晚,来到黑漆漆的湖面上,找寻她一直渴求的自由和安宁,最终葬身于那个夜晚。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女人要活出自己的生命,让她的能量贯注到自己的生活上。小说中两代妈妈都将自己的期望全部寄托于孩子,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的生命已乏善可陈。
《我想倾听你》这本书中,有很多的篇章在讲自我成长,讲父母言行中隐含的价值观与信念,如何内化为孩子的行事准则。如《因为爱你,所以要学习爱自己》、《用正向情绪修养自己》、《建筑在别人身上的梦想》、《心回到自己身上》等等。父母最该思考的是自己该如何生活,最重要的是活明白自己,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孩子便会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而追随和模仿。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的关系应专注于自我成长,而不是彼此控制。在一起时相互滋养,离开以后双方还可以借由这种滋养的力量而各自独立,各自变得越来越好。
我很喜欢的编辑柏邦妮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变得越来越好,不是评判这段关系的唯一标准。好,有两种:一种是皮毛的好,离开这个人,什么都不再,打回原形。如果这个人带来的是这种好,这份爱是控制,他明白你根本离不开,他提供的一切,前提是你必须再,必须听话。一种是筋骨的好,心灵的好,哪怕分开了你已强壮,是真的为了你更好。
当我们要离开一段关系的时候,最好是想着离开关系之后,能有更好的可能,比如更好的情绪、更健康的关系、更自由的生活。而不是因为一有挫折就想离开、厌烦了就想离开、没办法沟通就离开,这样不会有长久的关系,也剥夺了自己借着关系成长的机会。
孩子让我们更努力地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们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看到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给我们机会弥补自己成长的缺憾。养育的这一路,原本就说不清谁的成长更多,收获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