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加拿大作家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这本书是由台湾作家张德芬翻译的。是一本从家庭教育角度解读关于夫妻情感的书籍,非常值得一读。
一、作者简介
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演说家、生命教练。他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上有近三十年经验。他运用广泛的经验,帮助个体依直觉来引导行动,发现他们自己要找的答案,并体验到活在顺流之中的轻盈,进而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所创造出的独特的体验性方法,使理论与生活无缝结合。近几年在台湾和祖国大陆开设了“生命教练训练工作坊”“生命教练进阶训练工作坊”“父母关系工作坊”等课程,深受欢迎。他的另一本书《找回你的生命礼物》也非常受欢迎。
张德芬,是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 ,作为中国大陆心灵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第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名列台湾各大书店畅销排行榜,读者反应热烈,成为畅销作家。曾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又到美国深造,担任某知名公司营销经理,却以忧郁症收场,最终,张德芬搬到北京郊区做了四年的家庭主妇。“四年的村妇生活,所有的外在光芒淡去,内心却感觉在充电。所以近几年他一直在心理领域里发挥能量。
二、目录
第一章亲密关系的圣杯“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克里斯多福·孟第二章月晕现象“闪闪发光物,并非尽黄金。”——格言第三章幻灭“我是与一个幻觉结婚,药效退了之后,我觉得他糟透了。”——一位案主第四章内省“我对镜中人说话,问他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镜中人》第五章启示“跟我来吧,把昨日忘掉。走出你的心,向外跨一大步。”——哈特第六章新的起点“我们会在深渊的边缘野餐,毫不理会情势的危险。”——电影《鲁本,鲁本》感谢
三、内容简介
本书给读者提供给人们一张路线图,引领人们穿越亲密关系的复杂景致,并主要着眼于亲密的伴侣与婚姻关系。试图教会读者在关系中用心与心来沟通的工具,在关系中建立起自信与情绪的成熟,转化当前问题为接受与欣赏的能力,帮助身边人走出伤痛赢回力量的基本工具更多可以与伴侣间体验到实质的快乐的线索,突破保护机制,高效能地回应我们内心真正的感受。
四、读后感
我是用了两天的时间快速浏览读完这本书的。说实话第一遍读完之后只留下了书上用笔画过的痕迹,似乎什么也没有记住。所以我又挑重点读了一遍。第二次的感觉就是书里的精华跃然纸上。本书我看到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童年的创伤是自我局限的信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特别恰当作者说他的一个成年人的邻居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在邻居小时候爸爸农田里的西瓜特别大,然后邻居就张开手臂夸张的描述,说西瓜有四英尺长。这个故事给作者一个启发,当时他的邻居才7岁,西瓜对他来说当然很大,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记忆里的西瓜似乎也在增长。所以作者想到我们小时后的创伤可能无法承受,但现在长大了,可是创伤依然在那,你的感觉还跟小时候一个样。所以那个“西瓜”成为不能逾越的坎,也就成了成年人的痛。
所以我们在反思的时候就应当想到成年后的我们的一些心理问题,是由于在童年种下的种子。然后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了成年人深信不疑的信念。比如现在的同性恋。很多都是由于幼年时期父亲或母亲给种下的不良的种子。其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例子中说孩子请求爸爸陪我玩,爸爸总是说以各种理由没有与孩子完成。所以孩子心中的种子就开始发芽了,孩子可能回想爸爸很忙?或者爸爸不爱我!或者根本就没人爱我!或者是男人不爱我!那我们如何不让种子发芽呢?作者也提到了就是,我们可以不让孩子的想法成为信念。我们可以不总去重复那些伤害孩子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失恋,有的人就能很快从失恋中走出,有的人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多半也跟童年时种下了自卑的种子有关,所以他或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他或她就总是用讨好的姿态不断的与前任纠缠。而很快就能走出的人,一定是在童年就种下了自信的种子,他知道悲伤之后可以通过自我的努力与修正找到力量。这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就是种子的力量。
而在婚姻中也会因童年的创伤被提取而重复童年的痛苦。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他在跟妻子结婚的第三年妻子怀孕了,作为一个妈妈妻子开始变得挑剔,这让作者有点无所适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妻子唠唠叨叨开始发脾气时他就莫名的想去打扫卫生,他会把家里整理的特别整齐。后来作者思考到时因为童年时期他的母亲也对自己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母亲总是抱怨家里太乱,所以为了赢得母亲的开心,他开始努力的打扫卫生。作者想如果他能努力的把卫生打扫干净妈妈就不会生气,自己就有安全感,妈妈就会喜欢作者和爱作者了。直到作者25岁与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另一个不愉快的母亲在一起时,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想不出好的办法来解决,潜意识就驱动他去打扫卫生。
我是喜鹊老师,高校心理老师,输出就是输入!谢谢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