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会说谎,却有时被我们忽视。四十余年过去了,她说过多少谎,翻拣记忆的珍珠,直到泪流满面。
那时候,土地没有下户,家里穷得叮当响,可是我们姊们三个,无论谁过生日,母亲总会变戏法似的弄来几个鸡蛋。谁生日谁吃两个,其他人吃一个,每当我们蹦蹦跳跳地捧着热乎乎的煮鸡蛋时,就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光。
“妈,你咋不吃?”每回我们都要问母亲。
一成不变的答复就是“妈不爱吃”。我们便追着问:“鸡蛋这么好吃,你为啥不爱吃?”
母亲总是笑眯眯地摸着我们的小脑袋说:“妈嫌鸡蛋有腥味。”
我们把鸡蛋剥开,白生生的,嫩油油的,光是看就流口水呢。围着妈妈,半信半疑地把鸡蛋凑近鼻尖闻啊闻,有吗?好像有腥味,又好像没有。“妈,你闻你闻,不腥……”
母亲却拿起了手中的活计,开始一针一针纳起鞋底来,一边呵呵笑着说:“妈鼻子不行,闻不着。”
于是,我们欢快地拿着鸡蛋去找小伙伴玩了,为的是显摆自己的煮鸡蛋。从此记得母亲嫌鸡蛋有腥味,却并不深究。
后来发现母亲也不爱吃肉,理由就是肥肉太腻,瘦肉太柴。每回都把肉往我们的碗里放,说“娃是长材,是苗苗,要多吃肉”。
小时候母亲到底说了多少谎话,我已经不记得了。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真正的知道,母亲的谎言里盛满了疼爱。
及至上学,日子慢慢好起来,但母亲似乎仍旧不时说谎。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期,有一年学费突然增加了很多,开学初班主任和一个老师来到我家,我不时假装从旁边经过偷听他们谈话,母亲说:“家里确实是穷,娃能念得动,我就叫继续念书,念不动了我也没有办法……”不到十岁的我听到这里,心理砰砰直跳:完了,念不了书了!我跑得远远的,一个人看天上的云。浅秋的天真高啊,可它高不过儿童的梦!初秋的云真白啊,可它纯洁不过儿时的心!老师走了,我的心也走了,我问母亲:“我还能念书吗?”母亲却说要看我自己。我低头不敢答复。结果第二天,母亲却送我们去了学校。
后来母亲总是对老师到家里劝学津津乐道,说老师不来她也会给我们报名上学的,说老师能来其实是对自己孩子的重视和认可,她是很高兴的。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答应老师,弄得我们担心害怕,她就笑了说“你们愿意念能念好我才供你们”,现在想来其实她是为了督促我们更加努力用功。
母亲的谎言也许是一种教育孩子的策略吧,在那个贫穷的岁月,想来却有一丝沉重。到了结婚成家后,母亲的言语里更增加了一份理解的疼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