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作者: 朵朵花开1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5:09 被阅读0次

    作者:陈和

    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古来如此,怎么个闹法,古有古的名目,今有今的花样,城里有城的特色,乡下有乡下的内容。大体说来,不外于玩灯火、看灯火。所以这一天又叫灯节。“凤箫声动,亚壶光转”,笑语盈盈,暗香浮动,好不乐煞人也。读宋人词《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也就明白了这一夜是古人最不甘寂寞的一夜,这就引出了许多悲悲喜喜古代都市人的故事。如今闹元宵,在传统的文化习俗上,又添时代特色。你看,大大小小大地灯笼等物件,不仅制作材料上用上了现代化的产品,而且灯火效果也是电化的。东风夜放花千树,灯海人潮,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光华,又显示现代都市文化生活的风采。去年元宵,我同二三友人,走向街头,挤在摩肩接踵满面春风的男男女女之中,看足了县城那密如星聚,丽若花团,似燃非燃的串串大红灯笼。归来后,却又想起少年时农村老家闹元宵的情景来。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同农人祈求丰年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乡下环境,特有的农民心理,使他们闹元宵也带上了乡土特色。其方式主要是耍火把,名之曰“炸马虫”。马者,大也;马虫,该是大虫了,这大虫绝不是景阳冈上的老虎,而是庄稼地里的害虫。这“炸马虫”,无非是“炸”掉田里的害虫,有望粮食丰收之意。农村的孩子在这一晚是特别活跃的,他们是“炸马虫”的主角,晚上就看他们的手段了。因此,,他们在白天就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火把。晚上,夜幕降临,“炸马虫”开始了,广阔的平野,到处亮起了火把,大地流动起来,像万颗奔星,晃荡在偌大的天庭,又像月光照耀下的大海,亮着动荡的万点银棒。火把点燃田埂上的枯草,火苗借着春风的威势,熊熊地舔着埂侧。每一支火把,都照出一个孩子的红面孔,照出他舞动的手臂。这些孩子们手里舞着,脚下跑着,嘴里喊着:“炸马虫炸马虫,人家田里有虫,我家田里没虫”。内容千百遍地重复,无始无终。一个人,两个人,数十数百人;一个村,两个村,数十数百村,声浪滚滚滔滔,漫过阡陌,漫过一村又一村。那时,我真不明白人为什么会那样想:希望人家田里有虫,不希望自家田里有虫。现在想来,那歌谣的大意该是:自家通过炸马虫,马虫没了;人家没有炸马虫,而马虫依然存在着。道理简单而朴素。至于“马虫”,那是“炸”不了的,农人们“炸”的是一份心愿,孩子们“炸”的是一份野趣,一份节日的快乐。 “炸马虫”,这个独特的闹元宵形式,在家乡销声匿迹已经三十多年了,它同许多自然湮灭的民俗一样,不知不觉地湮灭了,没有人去重温它。是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一些原本属于“下里巴人”的民间风俗也不复存在,“阳春白雪”已走近普通人。目前在农村,各个村里都有供人休闲、文化长廊一体化的广场,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报刊杂志科普时尚一应俱全的阅览室。。。。。。你能不说“时代进步了”吗?元宵,城乡一样,处处灯红狮舞不夜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i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