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这本书,仓央嘉措传,仓央嘉措,这位"过气网红",直到今天才引起我的关注。但说实话,我更感兴趣的还是本书的前半部分——有关西藏的宗教历史,以后有机会真想去西藏待一段时间。 达赖,班禅,是我们所熟悉的西藏活佛,隶属格鲁派,也称黄教(据僧袍颜色而定),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领袖人物。实际上,西藏的佛教有众多派别,所以活佛也有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大概是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其中宁玛派是西藏最早发展起来的宗派,而格鲁派是最晚兴起的一支,但后来居上,成为西藏佛教众多教派中势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一支。格鲁派的开宗大师是宗喀巴。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读到的东西进行一下整理,简单捋一捋西藏的佛教历史。 在唐朝的时候,西藏叫吐蕃,当时吐蕃的本土宗教是苯教,说好听点是宗教,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一个巫术系统。到松赞干布的时候,这位雄才大略的领袖不仅对内积极改革,还对外联姻,娶了尼泊尔的墀尊公主和我们的文成公主,恰好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都是笃信佛教的女子,她们俩还在吐蕃分别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为吐蕃投下了第一粒佛教的种子,但经过了几代人影响力依然微乎其微。到了墀德祖赞任领袖的时候,他再次和李唐联姻,娶了我们的金城公主,而恰巧金城公主也笃信佛教,也许是墀德祖赞太爱他老婆了吧,所以他极力尊崇佛教,大力修建佛寺,收容境外流亡僧侣,派人去长安迎取汉僧和佛经……随着佛教地不断发展壮大,苯教信徒们坐不住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就要求将所有佛教僧侣驱逐出境,而墀德祖赞无任何政治手腕根本斗不过只能眼睁睁看着佛教僧侣们被粗暴地逐出境外。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旋律,哪怕最与世无争的信仰也不得不依靠斗争的手段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此后,苯教为了规避自己的弱点——没有文字传统和理论体系,借来佛教的理论和经典阐释自我,在藏地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斩获着藏人的信仰。 后来印度佛教界极负盛名的寂护大师来藏地传教,他跟大家讲述佛教的义理和戒律,这无疑是秀才遇上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对付流氓,你得比流氓更流氓。所以后来比流氓更流氓的莲花生奠定了藏地佛教偌大的一派格局。莲花生这个人,除了精通佛法之外,什么咒术,巫术,妖法他全会,所以,那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才搞定了苯教那帮妖魔鬼怪。他站住脚之后,又把寂护大师请回来,并兴建了西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佛寺——桑耶寺,后有七个青年在此受戒,后被称为"七觉士",桑耶寺和"七觉士"便是西藏佛教本土化的开始。 哦,顺便说一下,莲花生的宗派属于密宗,上不得台面的。台面上的佛学主要是寂护一派的中观宗,理论相当复杂,主要靠人逻辑思辨的能力,用缜密而周详的逻辑推理方法来证明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为何是空,如何是空。后来在我们这里出现了六祖慧能,禅宗的开宗祖师,慧能这个人吧,作为一个文盲,还是个瞎子,能成为一代宗师也是不容易。他最大的功劳是使佛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但个人觉得最坏的地方也在此,他用一些貌似高深实则浅薄的所谓"证道师"弘扬佛法,但人们就吃这一套,还跟人们说只要修行实践就可以了,不用动脑子,这下人们可开心了,虽然我笨,但慧能告诉我我也有顿悟的可能啊。理论性越强,流行性也就越弱,这简直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放在西藏也不例外。这时候,一个名叫摩诃衍的禅宗大师远赴藏地传教,可想而知,禅宗很快便在西藏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使得中观宗的寺庙几乎断了香火。这时当时的西藏领袖墀松德赞却维护寂护一派,认为他们的佛法更高,政治力量的作用极大地干预了宗教的发展,引发了佛教两宗派的激烈斗争,斗争必然要分出你死我活,他们的做法还是挺文明的,采取的是辩论的方式,这也是领袖的主意,辩论双方分别是代表寂护一派的莲花戒和代表禅宗的摩诃衍。我们动脚趾头也能想到,那胜利一方一定是莲花戒,一方面中观宗的佛法肯定更高明,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较主要的原因是领袖支持啊。而寂护一派的胜局也为西藏的佛教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佛法修行必须要按部就班,也就是要按照"次第"来修行,既没有"拈花一笑,洞然明白"的潇洒,也没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直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