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一二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0-10-11 07:48 被阅读0次

有时,见一朵花开,会满心喜悦。见小草青青,它的绿色,它的柔嫩,在微风中抖动着晶莹的露珠,也会忘记烦忧。在朗朗的晴日,走在温暖的阳光下,斑驳的影子在跳动,柳丝飘扬,河水清清,我想,在这样好的时光中,为什么我就不能开心点呢?

总是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稍纵即逝,不能长伴。而烦忧却常驻在心底。

读了林清玄的《常想一二》后,我似乎得到了一些开悟,一点释然。

是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总有一二件美好的事,值得回忆的快乐。为什么不多想想这些,而要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折磨呢?

之前读时,认为不过是“阿Q”的精神吧。再次读来,我认识到是自己的肤浅。试想,你去想烦忧的事,往往只能给你添加不快,实质上并不能解决它。如果去想愉快的事,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心境,从而促使你改变困囧。积极的心态,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是吗?

有时,在饭馆里吃饭,时常看到的情景是: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在看手机。要么是看搞笑视频,要么是热剧,要么是在看文章。让人觉得,仿佛他们的时间是非常的紧张,连吃饭的片刻也要来利用。我总不以为然,也是做不到。每当饭菜端上来时,我就要把手机丢下,放在一边,全心地去吃饭,尽情享受菜蔬的美味。因此,我想不出那些连吃饭都丢不开手机的人,能吃出饭菜怎样的滋味?怎么可以吃得下去,不是辜负了眼前的饭菜么。

这是在读到林清玄《一心一境》文章后,带给我的思索。一心一境,也就是俗话说的,一心无二用,专心一事的意思。那么,“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吧。如果在吃饭时想着其他的事,或者睡觉时带着忧思,那么饭也不香,觉也不实了。

由此让我想到,人活着,面对烦恼尘俗,需要智慧来化解。而写作,尤其是写散文,同样需要智慧。肤浅的人,是写不出深厚隽永的文章来的。

无疑的,林清玄是一位有智慧的人,有思想的人。这一点,你读了他的文章,就能感受到。

他写的,通常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贱草野花,平凡的事。然而,读来却是意味深长。普通的写作者,如我,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为搜肠刮肚而苦恼。原因就是肤浅。肚里缺乏内容,思想又从何而来?内容是后天的积累,思想由此激发(或许还有天赋的因素)。

我希望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心态。最要不得的是一惊一乍,沉不住气。平和,犹如大海,看上去浩渺平静,心底有千波万滔涌动。我想,这是一种高度,思想的高度,境界的高度,跟金钱地位无关。

去寺庙看菩萨,菩萨都是面带微笑的,一脸平和,身心平静。那是因为菩萨历经万劫,了知世间一切,才有了这一份从容和威严。

常想一二,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有可能从容。有思想的人,一定也是温暖的人,善良的人,有爱的人,慈悲的人。

相关文章

  • 常想一二

    香气怡人的鲜花,挺拔青翠的嫩竹,驻足呢喃的燕子,儿时的小石磨,爬满庭院的凌霄,还有校园茂盛如伞的柳树...

  • 常想一二

    文/居里叶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 一座城有自己特有的脉搏,气息,文化,行走在路上,总是可以从来来往往的人...

  • 常想一二

    《孝庄秘史》,每当想看剧又不知看啥剧的时候,都会翻出来去追的电视剧,唯一一部百看不厌的好剧。无论主角配角,都...

  • 常想一二

    在很多不遂人意的生活工作中,常常听到有人说:“我算是看透了”,其实你又看透了什么呢?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

  • 常想一二

    你让我明白了只要拥有生活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就必将得到生活的褒奖。 也许万事万物由心生由心造。 ...

  • 常想一二

    常想一二,源人于“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假如人生十件事中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那至少还有一两件是如意的。因此”常想一...

  • 常想一二

    我很喜欢林清玄的一段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

  • 常想一二

    不记得是谁说过:“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要常想那一二。” 常常回想令自己开心的事那开心不就加倍了吗?常常沉浸在...

  • 常想一二

    乔哥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从来没有完美的学校:不断电的学校要断网,不断网的学校又要断电,不断电不断网的学校但外出交通...

  • 常想一二

    公元264年,我们富阳人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占据着长江下游、福建、两广地区。可惜这厮是个刚愎自用,不安分的家伙,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想一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lr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