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点映开始就斩获高分的《我不是药神》终于正式上映。想起上映前几天,远在浙江的男朋友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看这部电影。虽然我最初看到其“喜剧”的定位以及夸张的海报,还暗暗捏了一把汗,本想拒绝,但是最后为了满足一下男朋友的所谓“异地恋同时看电影就仿佛还在一起”的浪漫情怀,我还是乖乖买了票。结果看完整部影片,我才暗暗惊叹,这部电影的确不简单。
看完电影,男朋友说还挺不错的,我顺势问了下,那你觉得哪里不错,结果他说故事讲得不错。我emmm。讲好一个故事,对于进行过写作训练的人来说,并不难。就像在晋江文学城,每天都有大量的写手上传自己写的小说。除了个别实在是各种不通的文章,大部分在讲故事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订阅量多的文章只是极少数?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取材的问题。比如大部分人喜欢看古风的,那作为作者,你写现代的,可能就没有那么受欢迎。而《我不是药神》在取材上可谓是占足了便宜。
简单而言,《我不是药神》谈论的是命与钱的问题。按电影中的原话来说,“life is money”。但是我认为它讲得更突出的一个点是“money can buy life”。一直以来,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生命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都会走向死亡”等诸如此类的论调。乍一看,人们在生命面前是平等的。但其实这个平等是有条件的:人的生命只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抑或可以受可控因素影响,但这个可控因素对于所有人而言都容易满足。因为所有人在不可控因素面前都是无力的,大家平等。如果受可控因素影响,全民都容易满足可控因素,那大家也是平等。因此只有这个条件成立,生命对于人来说才是平等。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当人患上了危及生命的疾病,而得到好的治疗可以延续生命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多半是经济实力)能维持良好的治疗就成了人生命长短的决定因素。如果医疗费用很高,那么富人可以花钱续命,而穷人只能等死。这是所谓的平等吗?不是。这部影片表面在讲药的故事,实际上是在揭示人在生命面前其实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这一十分残酷的主题。
但为什么这个主题能火呢?其实《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已经帮它证明了这一点:“用钱买命”已成为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虽然这种事情古来有之,但古代能用医术挽救人生命的只存在于为数不多的疾病中。而现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甚至是之前被视为无解的绝症都可以通过接受良好的治疗来缓解,最终达到延长人生命的目的。所以只要你能负担起治疗费用,多活几年问题不大,否则就等死。生命长短一下子变成了可选项,随之而来的一些相关问题一下子就成了人心里的担忧,人对此的焦虑直线上升,这部影片算是很好利用了大众这个心理。忧民所忧,怎么会有不火的道理?
影片的最后,矛盾的最终解决落脚在国家在医药方面的改革。虽然改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这也的确是矛盾的一种解决办法。但我还在想,随着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的永生是否早晚有一天会照进现实。那到时候这项技术的获取门槛呢?是花钱?还是?人在生命面前的不平等是否会进一步拉大?那时又要怎么解决呢?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深思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