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就灭亡了。 那后人怎么还发现了“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
原来地方官为了图省事,提前造假做好的,可他们也没料到大明在崇祯十七年就画上了句号。
黄册,相当于明朝的户口和田亩的大数据库,是维持明帝国运转的重要数据。按朱元璋要求每十年就要造册一次。
刚开始,各地方官员还都认真对待,每家每户多少人,多少田地都认真核实统计。可是说大明朝庭和百姓付出了相当大心血。但好景不长,到明朝后期,黄册地位下降,地方官也就敷衍了事,不再重新统计调查了,直接把历史上的数据拿来抄下,然后交上去。
于是,后来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清朝搜罗到一些府县在崇祯十五年造的黄册,里面的户口和数据,居然跟洪武年的数据一模一样。更滑稽的是,清朝还找到了一本黄册,上面赫然写着“崇祯二十四年”的字样。要知道明朝在崇祯十七年就灭亡了。
话说这些大明官员抄一份当年的就罢了,干嘛要把后面的工作提前做呢?
因为这些官员已经懒得十年造一次了,索性一次性多抄几份,把未来几期的黄册弄完放在那搁着,等到下一次造册时间到了,再上交。
话说,这群人是够聪明的,永远不要低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可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大明在崇祯十七年就结束了。他们真的聪明吗?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于是,“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也是一件大明朝充满讽刺意味的物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