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懂文明讲礼貌一直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节日快乐”似乎也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过节嘛,说句祝福的话自然是没问题的。
传统的有“春节快乐”、“元宵节快乐”、“中秋节快乐”和“冬至快乐”。从外面引进来的有“情人节快乐”、“愚人节快乐”、“万圣节快乐”和“圣诞节快乐”。
网图侵删遇到节日就说“快乐”,这样真的好吗?
前些年端午节的时候,我还傻乎乎地给别人道“端午节快乐”,结果被人家给上了一堂课。人家问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于是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屈原!
人家又问我,为什么大家要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原因我当然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在端午这天投进汨罗江以身殉国的。
网图侵删话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心有不甘的我赶忙找来度娘一问究竟,不问不打紧,这一问我还真问出了问题。
端午节真的不适合说快乐两个字!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世的划龙舟、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他。浙江一带有这样一个传说,忠良之臣伍子胥在五月初五这天,被吴王赐死。
凶残的吴王命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马革里,扔进大江。东汉时期,有个著名的孝女叫曹娥,14岁的曹娥也是在五月初五这天跳江寻父的。
网图侵删端午分明就是一个祭日呀!在祭日向别人道一句“快乐”,显然是不大合适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长记心了,端午只向别人道安康,绝不再提“快乐”两个字。
如果说端午节犯错是因为读书少,尚可选择原谅,那么来自清明节的祝福,又有谁敢承受?今年清明节前夕,儿子回家告诉我,有同学惹老师不高兴了。
起初我并没有当回事,只以为又是哪个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或者作业没有认真完成之类的事情。没想到是因为一句祝福的话。
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故意的,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祝老师“清明节快乐”!老师的脸瞬间就变得阴沉沉的,仿佛快要下雨一般。
网图侵删我真的感到很惊讶!我儿子已经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了,十二三岁的孩子难道不知道清明节是干嘛的?难道他们没有学过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什么情况下,一个人才会生出“欲断魂”的悲戚神色?
六年级孩子的玩笑有点过了,我觉得他真的太调皮了。一边思索,我一边打开电脑浏览网页,天!我看到了什么?清明节说快乐的,大有人在!
有位妈妈哭笑不得地晒出了儿子为她准备的礼物:卫生纸做的白色小花被像模像样地贴在了一张卡纸上。旁边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祝妈妈清明节快乐!
网图侵删唉,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隔着屏幕,我仿佛都能看到妈妈想用豆腐撞头的情形。所以呀,学习说话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讲文明话、办文明事的确没问题。但是在不适宜的场合说出祝福的话,真的会招人反感。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知道祝福的话该不该说?
我想一是要多读书,二是要三思而后行。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真正的文明人,不要在不适宜的场合说祝福语。毕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还是很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