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据说对一部电影痛恨并极度不认可,这部电影就叫《社交网络》,讲述的也正是以他为原型,创建发展Facebook,产生的争端和矛盾。片子中线索很多,建议看下Facebook的相关故事后再去看影片。
那么Facebook是什么,虽然常听,但在国内是比较陌生的。
Facebook(脸书)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在全球约有22亿的注册用户,是世界上用户最广的社交网络平台。类似于常用的微博,能用于发布消息,进行联系,下载软件,看相关图片。在移动客户端,有类似于微信的软件,叫WhatsApp。
在国外,社交网络的代名词就是Facebook。
一、社交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国内,我们习惯用微信。但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信,都在人们每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陪伴度过很多不可或缺的时刻。也因为这种巨大改变,Facebook、腾讯都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通过社交网络我们可以快速的链接到任何一个人。早在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提出了一个“六度分离”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
这种快速联系在过去我们是难以想象的,但现在一一变成了现实。以前还认为会有语言障碍,但语音识别和语言翻译的巨大进步,使门槛不断降低,让沟通无所不在。
不管在哪,你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路上,有人边走边拿着手机尾部听语音;公交车上,很多低头族在刷着手机;餐馆里,相向而坐的两人手指不停在屏幕上闪动,但就是没有抬起头看着对方说话……
可能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给孩子讲故事间隙会拿着手机翻一下。等车时,也会看看朋友圈中有什么消息。
不知不觉,面对面的沟通少了,信息交流多了;不知不觉,交流的距离延长了,不在限于身边的伙伴,也许对方在千里之外;不知不觉,我们可以信用卡欠款,但不会让手机停机;不知不觉,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要看看有没有网络。
二、为什么短短几年,我们会改变这么多?
1.社交网络让空间距离没有了。沟通和联系变得更容易,成本非常低。以前生活圈子窄。和远方联系高昂的成本就限制了我们频繁联系,也不能频繁得到回音。让见识更广,更容易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看到远方的情况,查询最新的理论和思想,
2.通过促进生产关系联系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交网络因为即时达的特点,使工作中沟通便捷,及时处理工作,提高了工作的灵活性,也促使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提高了生产效率。
3.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活动。线上学习、游戏、聊天、视频、唱歌等等,有了这个神奇的网,生活天地不一样起来。
三、但是这种改变,也造成了生活的体验感变差。
当我们习惯线上聊天时,和家人的面对面交流变少了。
工作中组织活动,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减弱了。
手机装身上时,总是会不断打开看,怕错过电话,错过信息,唯独不怕错过时间。
四、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关注力会被网络吸引,而忽略现实生活。
1.怕脱离现代社会的节奏,再也跟不上时代。
2.因为现实限制,但通过社交网络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人少,无限提高自己。
3.生活没有社交网络上的内容精彩,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上瘾了。
原因诸多。
五、我们要的是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也不忽略现实生活。
可以每次只做一件事,做事时就专注于此。如和家人一起,就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家庭陪伴【深度好文:15人联合创作终稿】 - 简书);如果聊天,就在专门时间进行沟通联系。
如果网络上瘾,控制不住拿手机。试试番茄钟的做法,比如可设定专注25min做事,中间不看手机,时间到后,奖励自己5min的时间做想做的事。可以试试APP:Forest。
如果觉得网络中别人很牛,常常羡慕的不行,那么就查查牛人是怎么起步的,都有哪些特质。我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提高,即使不能成为大牛,也能成为小牛!
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下一个五年、十年后会是什么样,总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进入我们的视野,生活会因此改变,但不该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对家人的陪伴,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