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和我聊学校发生的事,问什么都问不出来。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和朋友一样和我们无话不谈。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是否另一半心来分析过原因吗?
正面管教中常说的批评、建议、唠叨、指责,您是否有过?孩子刚跟我们说了个开头,我们就说怎么能这样,绝对不靠谱,不行,下回可不能这样了。反过来我们遇到这种回应,还愿意把话说下去吗?长此以往,我们还会对父母敞开心扉吗?恐怕避之不及了。
举个我们家的正例和反例。
先说个反例,昨天回家数学考了92,在班里算比较低的分了。学了再多育儿东西,我相信没有妈妈会为这个真正放下。我这时候的回应和提问基本都带质问和预设,怎么错这么多?明天要怎么复习?要怎么总结?虽然是问题,却带着不安和责备,孩子两遍说妈妈你别说了,别提了。也就是孩子已经羞愧难当我们却放不下心中的不满,聊天肯定继续不下去,所以修炼真是一生的功课。
另一个正例还是很多的。很多用在和同学的矛盾处理上,孩子虽然才七岁,已经能够处理很多人际问题了。比如前天,她说后面的男生把她笔弄断了,老师让男孩陪她一只,她觉得挺不好意思,也没多大的事,问我到底接受不接受赔偿?我说一个天平,一边当着赔一边放不赔,你说真心话哪边重一些?她说好吧,那就选赔,然后特高兴的告诉我问题解决了。其实和孩子没必要那么多大道理可讲,尊崇内心的决定很重要!
还有和同学有了矛盾,我一般都会问你有什么好方法吗?有其他办法吗?最后加一句需要妈妈帮助吗?孩子每天回来都会很真诚的和我聊学校的事,因为在我们这里,我们可以不带评判的和她说话,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