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的问题(“真理”.读书笔记二)

“真”的问题(“真理”.读书笔记二)

作者: 星尘hsl | 来源:发表于2021-09-29 01:15 被阅读0次

科学:观察语言、理论语言。

科学是否真的向我们传达了真理?科学为什么成为真理的典范?

1,科学在预测自然方面一直是非常成功的,它使我们有能力发明出工具,按照我们的意愿来改造自然。有些人也许会怀疑,科学是否能让我们比古代的宗教信仰者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更加理解自然。但对科学能够成功地预测某些不为人所知的化学物质会怎样发生反应,以及能够把人送上月球等这些方面,我们却很难提出质疑。

2.科学同时具有经验的和理智的诚实性。科学假说能够而且必须被一次次地加以检验。没有什么科学理论是被简单接受的,必须再三为新的研究所支持,它必须总是经得起新问题和新挑战的考验。没有人能够有权强迫一个科学理论违背证据,没有什么意见能够强到足以拒斥一个比它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任何科学家都会承认,这些标准有时是被打破了,因为科学家毕竟是人。但这些理念仍旧保存了下来,并为每一个人所接受。正是由于这些严格的理念,科学才赢得并保持了它目前的地位。

例:特创论与进化论(科学)的矛盾。

真理的本性

通常解释:“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问题不是认识对象自身如何的问题,而是人的认识(表象和思想)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如何的问题。

既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是对事物的“规律”的正确认识。

关于“普遍必然性”的认识(事物的共性、本质、必然、规律的认识)


(如果一种真理理论无法对我们怎样——或是否——认识真理提供帮助,那它又有什么用处呢?

陈述或信念本身的真→我们接受它为真的理由。)

真理与证据→克尔凯郭尔“信仰的飞跃

符合论:真的信念或句子与事实符合;

融贯论:真的信念(包括关于经验的信念)和句子彼此一致。与事实相符合的说法不仅不能解释数学和逻辑中的真理,而且也不能解释日常事实(侦探例子),我们的证据总是不完备的,我们已经持有的信念并不总能足以使我们确切地知道某些新的信息是否应当被接受,但这并不说明我们没有能力达到真理,而恰恰意味着真理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改变信念就是为了更精确地把握它;

实用论:融贯论附加实践条件,即接受一条陈述或一种信念为真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是否能让我们更好地行动,是否能为未来提供富有成效的出路。


合理性:“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动”,用理由或好的理由进行思考。合理性并不要求为真,而只要要求一个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和“理由”。

因此,尽管我们能够区分理性思考和某种特殊情形下的真理,但真理仍是基于已经获得的最好证据和最认真的思考、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能相信的最为合理的事情。

主观真理和相对主义

随着我们关于真理的概念越来越远离“世界真实的样子”,越来越远离与事实相符合,它距离试图把握真理的个人即主体也越来越近。(客观真理→主观真理)

尼采:没有真理

福柯:知识本质是一种权力;

威拉德.蒯因:指称的不确定性;

克尔凯郭尔:主观真理


总:不论我们对真理做出什么样的断言,合理性规则仍将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也许会拥有一种强大的洞察力或神秘的眼光,也可能哪一天会突然得到启示或在感情上受到触动,但我们的思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它需要理由,需要说得清楚,需要发展成一套关于这些洞察力、眼光、启示或感情的系统性理解。


普遍必然性认识→“思想的客观性”

表层:思维规定(关于对象的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它们的逻辑联结所构成的各种理论体系)是否表述经验对象的共性、本质、必然和规律的问题

(“思维规定”与“对象本质”是否和如何统一的“认识论”问题。)

深层:思维运演的逻辑(由思维形式、思维范畴、思维规则、思维方法所构成的思维运动)能否描述存在运动规律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问题。

(“思维逻辑”与“事物逻辑”能否以及如何统一的“逻辑学”问题。)

真理问题:人的思想能否表述客观规律,如何表述客观规律,怎样检验思想的客观性等问题。

思想客观性:

“经验呈现的世界(表象世界)”:个别性、流变性、杂多性、现象性;

“理性认识所显现的世界(概念世界)”:普遍性、不变性、必然性、规律性、本质性。

柏拉图(“影像世界”/“理念世界”)

康德(“先验逻辑”、理性把握“物自体”的“二律背反”、康德式的“不可知论”、认识何以可能、“理性为宇宙立法”)

黑格尔(“本体论承诺”、反思、思维与存在从自在的同一(“绝对理念”的“逻辑先在性”到自为的统一再到自在自为的统一)

辩证唯物:思维与存在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思维把握存在的逻辑具有的客观意义、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思想客观性的现实根据、思想的客观性即是思想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思想接近客体的过程)

唯物辩证:

从人类存在的历史性出发,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人类对真善类的寻来,即人类在自身的历中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关于真善类的认识,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性,又是 一种历史的局限性,因而它孕有着新的历史可能性。

就其历史的进步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就是该时代的人类所达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性的最高理解,即该时代人类全部活动的最高支撑点,因此具有绝对性

就其历史的局限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又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作为全部人类活动的最高支撑点,正是表现了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所无法挣脱的片面性,因而具有相对性

就其历史的可能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正是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建构的阶梯和支撑点,它为人类的继续前进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真善美永远是作为中介而自我扬弃的。它既不是绝对的绝对性,也不是绝对的相对性,而是相对的绝对性——自己时代的绝对,历史过程的相对

这表明,只有把”真理观"合理地拓展为"存在论”、“认识论”与”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才能深切地理解“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等重要的基本问题。

参考资料:孙正聿:《哲学通论》、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志伟:《西方哲学史》

相关文章

  • 注意!别把 “心” 丢了,否则,你会很痛苦

    真理是道理与行为的合二为一 Truth 真理 不要简单地把形式等同于心态。一定要明白,形式可以承载真理,但它不是真...

  • 中医科学论第六章第二节

    第二节 科学不是真理的工具 以上我们讨论了科学与真理的内在联系,说明了科学往往成为真理的前提,但决不是说“科学是真...

  • 纪念最后一次寒假的随想

    有时候会思考深沉次的问题 有人问我,人为了什么而活着。 有人的回答,人活着是为了死去 很像真理的真理。 人活着的真...

  • 人当以真理为乐!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卷二】读书笔记 之十三 人当以真理为乐!真理将一切真的善事显示出来,交于凡有理解力的人,...

  • 胎儿知道你爱TA——读七田真胎教法

    七田真胎教法读书笔记 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也曾有多很多疑问:胎教真的有用吗?是真理,还是伪科学?如果胎教没有用,为...

  • 方法论︱真理的背面是什么?——还是真理

    问一个问题:真理的背面是什么? 很多人很自然的就会脱口而出:真理的背面当然是谬误,这还有什么可探讨的吗? 这个还真...

  • 《成为可怕的自律人》我们为什么没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阿莲的读书笔记45/1000 2条改变行为的永恒真理 真理1:有意义的改变是很难做到的...

  • 🌵 真理中的真自由

    这样,律法到底是给我们限制或是自由?从外表的现象来看,律法是一个命令,是一个限制性的命令,是一个约束人自由的...

  • 读书笔记

    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真理是通由自己的身体证悟到的,对于一个证悟者而言,那个真理是真...

  • 谈真理的相对性与多维性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唯一真理,只有你自己的真理。你相信的,你遵从的,就是你的真理,你的真理不是我的真理,我的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的问题(“真理”.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ps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