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在德国入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我第一天还是被惊到了…… |

在德国入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我第一天还是被惊到了…… |

作者: 木樨牧场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04:24 被阅读62次

           所谓的不难,是在与孩子割舍的过程,放下“舍不得、不放心、太难过了”或者“我真不是个好妈妈,孩子这么小就把她送去了托儿所”这样的精神负担,会好很多。

           那句特别有名的话,龙应台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送托儿所应该是她在我生命中的第三次分离:出生时老公亲手剪断脐带;八个月时自然离乳;九个月送去托儿所。

           六个月时医生就建议把夜奶断了,其实麦粒儿那已经不算夜奶了,她很小的时候就能连续睡七八个小时,她的夜奶是凌晨四五点,只那一天哭得可怜,很快也就断了。白天喂奶的次数也随着减少到早晚各一次,因为准备送托儿所,有一天偷偷拿辅食换下母乳,自然也就断了,抱在怀里,我知道她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生活在异国他乡,总要学会更早舍得,她一出生就离我的故土、文化、饮食和那里的人都很遥远了,不是吗?

           其实一开始我是没准备让她这么早去托儿所的,我身边的妈妈们都是三岁才把孩子送幼儿园的,加上最近国内关于幼儿园那么多糟心的事儿,其实三岁送我都不舍得。爸妈回国的时候麦粒儿才两个来月,有天朋友带着他们四岁的娃来我家做客,聊天中得知他们半岁就把孩子送去瑞士的托儿所了,现在小孩子不仅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三门语言,行为举止也很得体。回头我跟老公商量说孩子在德国总要融入这里的,没想到这里可以这么早送去,我们可以考虑下这个事情。谁知老公打听完同事才知道,有很多家庭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申请幼儿园了,而且不止申请一家,有次去儿童医院,有位孩子家长说他们当时申请了二十多家,还等了小半年才有空位的。

           我们从申请到等到有多半年的时间,这期间无数次感觉没戏了,直到接到园长电话那天,我赶忙记下预约的时间,不敢有半点错误。

           真正入园前有两次见面,一次是签合同。

           那天,在签之前园长把合同里的每条内容详细地给我们讲了一遍,并带我们参观了整个托儿所:进门挂外套、雨具、鞋帽等的房间,每个隔档上放着孩子的照片;室内活动房,房间里有唱歌区、玩具区、阅读区、角色扮演区、洗漱的水槽一高一矮两个、屋子中间两张吃饭的桌子,墙上挂着每位小朋友的生日、家庭照和最近的手工作品;睡觉房,有给小baby准备的睡床和给大孩儿准备的几张铺在地上的床(这里也是惩罚犯错误孩子的“小黑屋”);玩耍的院子,有沙坑、滑梯、小木屋、各式各样的儿童汽车和给婴儿准备的手推车;换洗房,这两间是透明的玻璃墙,除了mini卫生间是有门的,在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如何给孩子换尿布、衣服,墙一周有给每个孩子准备的布包,里面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换洗衣服,当然,家长也需要及时把脏衣服拿回家。中间的架子上摆着孩子们的牙膏牙刷。

           当时老师和孩子都在后院玩耍。有一位男老师,最小的娃娃十个月(现在不是了)。这一趟下来整整用了三个小时,但最后并没有签字,因为园长说我们需要回去充分考虑,并在几天后告知她我们是否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并再来签合同。

           一次是充分了解麦粒儿。

           入园前一天老师在我和老公的帮助下详细地记录下麦粒儿的生活习惯,几点吃饭、吃几顿、吃多少、吃什么,喜欢什么玩具,睡眠习惯等等,然后再根据接下来两天的“言传身教”,尽量做到麦粒儿跟老师像跟我在一起时一样,但再怎么说也是三个老师十个学生,不像我一个人什么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说这样不好,这也是我在她九个月的时候把她送入托儿所的另一个原因,她需要接触除我和爸爸以外的更多人。

           到托儿所的前两天我是全程陪着的,像在家里一样,我抱她、喂她、陪她玩耍、哄她睡觉,只是让她置身在托儿所这样一个环境中,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语言、陌生的味道。老师会热情地跟她互动,我也在观察德国的托儿所到底是怎样的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会相信一个一岁半的宝宝知道饭前收拾好玩具、自己洗手、独立进食、饭后有秩序地把残羹倒入水池、碗和杯子分别放入残食桶和盆里吗?这是陪同麦粒儿的第一天,让我感到吃惊的事,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去帮助这帮颤颤悠悠的小可爱,可是他们根本不需要,他们自己就可以完成,只是慢点儿,摇摆点儿。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比如,老师在给小朋友食物的时候,如果小孩子没有礼貌的说“请”或“谢谢”,老师不会指责或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而是就当孩子说过了一样回应他们“bitteshön(请), dankeshön(谢谢)”,或者以正确的方式重复一下孩子话,几次以后他们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这么简单。

           关于吃饭

           在这里你绝不会看到老师追着孩子喂饭或强迫他们吃完的现象。我想,吃饭时自己的事,孩子应该最清楚自己吃没吃饱,怎样最舒服吧。有次有个小朋友不喜欢那天的早饭,就推到一边没吃,只是喝了点东西,但早饭也就这么结束了,各自收拾了东西各自玩去了。顺便说一句,他们的早饭真的很简单,苹果、香蕉、牛油果、猕猴桃、黄瓜、胡萝卜等每早两样,主食面包或牛奶米粥,喝的是水、茶或牛奶,分食物之前老师都会问你要不要,要哪种?但像麦粒儿这么小的孩子还是需要老师帮忙的,可是一旦她会用手或有用勺的欲望的时候,老师会放手让她自己来,尽管会吃的满脸都是,而且周围有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做榜样,她已经做得很好了。每天在家但凡柔软的水果我都会给她适合手拿握的大小让她自己吃,只能说,对于吃,她永远不想停下。

           有时候,家里老人会嘱咐不让孩子拿勺子、牙刷、画笔这些长条形的物体,其实我觉得真的没必要那么紧张。我能说,第三天的时候班级活动画水彩,老师也给了麦粒儿只笔,让她蘸着颜料画水彩吗?

           孩子再小,她也要学习,她总得长大。我想,放手,是帮助她成长的最好途径。就像纪伯伦的诗《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混龄托儿所的好处

           德国的托儿所是六个月到三岁混龄的,不分大中小班,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我感觉这样挺好的,我抱着麦粒儿在走廊玩耍的时候,有个小姐姐很惊奇地一直看着她,喃喃地说:“baby,baby.”我冲她笑笑,替麦粒儿跟她打招呼,带着她的老师说:“她家里有个小妹妹,她是把麦粒儿当她的小妹妹了。”而且在院子玩耍的时候,我特意观察这位小姐姐,她很会照顾比她小的小朋友,而且还刻意走到我面前,看我一眼看麦粒儿一眼“baby...”看样子她很想照顾下麦粒儿。

           有位叫Daniel的小哥哥,也很喜欢麦粒儿,麦粒儿吃饭的时候拉着她的手,看着她,吃完饭玩玩具的时候他也坐在旁边玩,麦粒儿哭了他会想办法哄她。我想,我这样贴心的小哥哥陪着,等麦粒儿大点儿,也能学会怎么照顾别人吧。

           规则教育

           天下的小孩都会犯错误,都有调皮到不守规矩的时候,老师会这样教他们。很多次孩子抢玩具啊打闹啊,有一个哭的,或者还没哭的时候就被老师发现了,有次Mouto老师让做错的小朋友像对方道歉,并拥抱对方,俩人闪和了。

           就像吃饭也是要守规矩的,不能大喊大叫、打扰别人之类。有次有个小家伙真被老师叫到“小黑屋”呆了五分钟,出来还要哭泣,老师说:“如果再哭就要继续在里面呆五分钟。”Leo便不哭了。

           之前听说国内幼儿园小朋友会打老师,但老师却为难怎么做,是因为怕家长找老师拼命。就像看到某幼儿园视频里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坐着,真是奇事,我看到的孩子就像“布朗运动”中的分子,就没有一分钟是消停的,他们得遭受了什么,才肯那么规规矩矩的坐着?难怪家长们不放心,就像医患关系又为什么紧张,总有出错的环节吧,哎,不说了,扯远了。

           小孩子,你就尽情地玩耍吧!

           谈合同的时候我还专门问过园长会学些什么知识吗?比如词汇卡片之类的,她给我讲:“我们没有专门的文化课,但在让他们玩的过程中,相信他们会学到很多。比如用玩具锤子打钉子会锻炼手部细微的动作,玩沙子、滑滑梯、过家家,这都是学习啊。”这里确实是这样的,除了早饭后会唱唱英文歌,说一下天气、心情之类的,剩下大部分时间就是玩,天气好了在外面院子里玩,天气不好在室内垫子上玩儿。

           回忆起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幼儿园应该比现在好点儿吧,还是会有很多时间是手靠在后背端坐在室内的,总是向往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

           你焦虑她是能感觉到的

           第三天的时候我要试着离开她四十五分钟,但我在不远处听到她的哭声,我偷偷地走过来躲在围栏后面看了看,因为有小朋友对我感到好奇而凑过来,被另外一组的老师看到了,她说:“你不应该在离她这么近的地方,她能感觉到你,这样对你不好,对她也不好,你看,她是安全的。你应该放松一下,去对面喝杯咖啡,到时间了你再过来。”第二天Mouto老师专门问我:“你感觉怎么样?”我说:“她很好。”老师又问了一遍:“我是说,你感觉怎么样?因为如果你很紧张的话,她会花更长的时间适应,她能感觉到你的焦虑。”当时感觉Mouto的话惊醒了我,我确实太紧张了。因为平时接触的人少,不像家里的孩子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少在我疏忽的时候他们可以给予她充分的关注,而我分身乏术,总害怕会不会因为必须要做的家务或疲倦导致不能给她足够的爱而使她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感觉欠她的。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只要她找我抱我肯定是想一切办法尽量抱着她,恨不得她长在我身上,那段时间确实累,可我感觉还是抱她太少。所以,现在让她接触这么多陌生的面孔,尽管是循序渐进地,但开始的时候我的内心确实放不下。

           可是,渐渐地两周下来,发现麦粒儿变化不少,首先是不需要我每时每刻在她视线内了,当我做饭或洗衣的时候,我可以离开一段时间。即便在她身旁,我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而她却可以专注地自己玩上好一会儿。

           九个月了,她确实是长大了。

           现在的她可以随意地翻滚;

           可以扶站;

           手指灵活,可以把扎头发的皮套从自己手腕上摘下来,也可以从爸爸手指上摘下来;

           喜欢新鲜的事物,听到新的声音、看到新的表情会咯咯笑起来没完;

           再也不需要哄睡,作息规律,一觉到天亮;

           喜欢音乐,喜欢跟着节拍摇摆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德国入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我第一天还是被惊到了……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qh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