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篇文,《婆婆嫌我说话难听》,说我把婆婆噎回去了。简友宽慰我,婆婆是关心孩子,家和万事兴。
首先谢谢简友的宽解。
我婆婆是个普通婆婆,我是个普通儿媳,矛盾肯定是免不了的。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巨大,也是矛盾的原因。
这次给孩子看病的矛盾其实很久远了。
大宝小时候我就发现,同样的感冒肺炎,去市区医院可能打三天吊瓶,在县医院就是一周,;如果肺炎,市区可能打一周,县医院就是两周。用药上,市区三样药,县医院五样,配的液体——葡萄糖生理盐水什么的,市里可能一百毫升,一百五十毫升,县医院二百五十毫升起步。
在市区医院看病,时间都花在路上和候诊。在县医院治病,省了奔波,但是治疗过程漫长,孩子输的药多,液体多,这都是有副作用的。
要说市区医院用的药高档,也不是,同样是青霉素,县医院就不见效。甚至,市区医院开了处方,我去药店可以买到同品牌的药,效果很好,县医院就没有。所以我不愿意带孩子在县医院看病。
对此公公婆婆非常不满,认为我多事,折腾。还有,他们是退休人员,在县医院可以用他们的名字看病——小地方的特色,这样孩子看门诊也可以报销,到市区就一分也报不了。我带孩子看一次病,少则六百,多则上千,前两年省立一院看个咳嗽竟然只花了二百,所以我就认准了省立一院。虽然我从来不要他们的钱,他们还是觉得我乱花钱。
在我看来,钱不重要,孩子才重要。他们看来,只要病能好了,钱能省就省。
这个矛盾无法调和。
婆婆那句:吃了饭就去了,打针打到这时节吗?还是在暗戳戳说这件事。所以我就火冒三丈。
他们不光对孩子这样,对自己尤其如此。
公公在世的时候心衰,肺气肿,每年都要住院二到三次。如果去省立一二三院,那么住两周,可以支撑半年。但是他们就是不肯直接去,每次都是犯病了就去县医院,住两周,出院,出院就难受,过不了一个星期就又受不了了,这再去省医院住两周。每次如此,次次如此,怎么都不听劝,一直到持续到公公去世,持续了八九年,永远意识不到问题,提醒了也不听劝。
我们说重蹈覆辙是非故意的,但公公婆婆的重蹈覆辙就不能这样说,那脑子里车辙简直就是花岗岩雕刻出来的,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愚公所谓: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02111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