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喝了两天奶茶,感觉胃都被堵住了,晚上去老师家吃了碗简单的番茄蛋面,瞬间又被治愈了。随后的静坐,延续了上周日和太极师父一起静坐的感觉,我感觉自己坐着坐着变敦实了,也很沉浸在里面。当时就想刚刚萧萧好像说最近状态也不是很好,我能不能把自己沉浸的力量带给大家。因为学茶这么久了,每个人都有低迷的时候,大家都是在互相治愈,以前我可能得到的更多,现在我也在努力练功和把自己变好,也想给大家带来一些力量。静坐完之后,我认真的听了大家的反馈,从老师把把分钟调成两个把分钟,同学们都挺想睡觉,也想继续睡下去,我想这份安定的力量,可能有稍许的传输到。哪怕一点点,我也很开心。
接着进入正课,今天老师的用茶是2017年吴三地的奇种。老师说谁来泡,我并不了解这个茶,所以最后决定小琦来泡,这次规定的用三泡来检验一下最近学的怎么样。
和小琦的接触也有段时间了,她每次写的文章让我对她的茶汤有浓厚的兴趣,毕竟她去泡茶的次数没有其他同学多,也是后面才加入我们的,也是目前唯二没有炭炉的同学。一上来我们最近学的炙壶炙茶还有一系列操作感觉都没怎么用上,但是有些操作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每泡后给我们喝口水,她是希望让杯子是暖的,所以也看出了她的用心。但是可能平时的锻炼不够或者说和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以及在老师坐主泡位的次数不多,所以动作有些生硬。但是整体茶汤从明亮度和轻盈度来说还是有的,以后可以更多的体会新泡法,即使没有炭炉也可以像萧萧在公司那样选用一些自己有的东西进行炙壶及一系列操作。
在炭炉方面,我从想要炭炉到正式买炭炉最起码也是过了一年多,也克服了一些自身怕火的因素和一些家里人不喜欢炭味的因素。现在还是在慢慢摸索,自己是越来越喜欢喝炭水了,家里人也是慢慢随着我的改变也慢慢在接受吧。所以我也挺想和小琦说按照自己的节奏,无论现在买或者不买都是可以的,不过如果心里是想买的,终究有一天会买,买了以后也是会觉得蛮好早点就买的。因为我们都属于烟火气比较少的,我也不做饭,可能会需要一些火的滋养。昨天在老师家脚下放了炭炉,我也发觉你好像有点点怕被烧到,其实我也有点点怕,但是烤着烤着暖暖哒,还是蛮好的。我也在慢慢的主动靠近火,然后学着和它和平相处。所以一起加油吧!
第二位上去泡的同学是穆穆,她是我们泡茶中最放松的,水线特别稳,是我特别羡慕的一点,不过毕竟人家天天泡,下了大功夫的,也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上次上课她泡的是白茶,我觉得泡的挺好的,那也会期待一下她泡的岩茶。
穆穆昨天泡茶整体来说有些严肃,前两泡动作很流畅,第三泡由于壶口有小碎茶,出水不利落,拨动之后,相对于前面来说有些不那么流畅了。分完茶汤后我也认真观察了,茶汤的汤色和叶底,汤色比较沉暗,叶底少许干,口感会比较苦,但是香气还是不错的,是我一直理解的岩茶香气。对于新泡法的操作她还是熟练且到位的,但表现出的茶汤却没那么理想,我想可能和她前段时间劳心劳力的工作有关。虽然已经在慢慢转好,包括身体和心理,但是余震还是在进行中。从穆穆的自我评价,到小琦的评价,到我,萧萧,老师的评价。有相似的也有特别大出路的。这都是我们每个人当时的真实感受。小琦和穆穆是比较熟的,所以穆穆自我评价的一些感受,她也比较能够感同深受,比如花香,柔和等等。我和萧萧还有老师的感受比较雷同。最近我也特别专注的去观察每个人泡茶的表情,动作,以及茶汤的颜色,叶底,口感等等。我希望给到对方真实有力的评价,也希望对方也能同样的对待我。这是茶汤的反应,也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在评价中我觉得我昨天用词是比较重的,也不知道是否恰当,但是这是我当时脑海里突然冒出的瞬间感受,所以不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应该是更贴近真实,我想真诚的对待每个人泡出来的每泡茶。但没想到萧萧的评论也挺独到和犀利,用冒烟来形容茶汤。最后老师的评价会更柔和一些。但是无论我们用什么来评价,都是希望大家一起进步,起起伏伏的茶汤也是特别正常的,每个人泡出来的滋味不同,其实也挺美妙的。也是我们互相磨合的一个过程,希望大家都能互相理解和慢慢接受,最后通过茶汤看到他人,看到自己,共同进步。
最后老师让我在穆穆的基础上泡了第四泡茶。因为时间有点晚了,我动作还是一如既往的慢,同学和老师都会催我麻利一点。但是要泡一泡好茶,我也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我学习沈老师的泡茶方法进行,我先去观察了火,用自己的理解去调整火,和等待炙茶,因为这两周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炙茶,我希望在这个环节上做足分量。但是昨天的火确实有点不够,虽然老师最后加了炭,火力也慢慢上来了,壶炙热了,茶还是有些凉。但我的心还是比较沉的,可能还延续了我们静坐的感受。从炙壶到出汤,我能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全想好就凭感觉做了,虽然一次次的拿起大壶又放下,显的有些凌乱,但是心还算是沉下来的。当我出汤的时候老师对旁边同学说我出汤还是稳的,一听表扬的我反而有点受到影响了,后面手抖的厉害,但是我还是在慢慢的调整和控制。心里默念这也是考验我的一个专注力的过程。最后的汤感还是明亮清新的,萧萧说喝到了浓茶淡泡,小琦说喝到了花香,但是底子还是涩的,属于我的味道。
最后老师给我们看着一个同学的笔记来泡了一下这个茶,这次泡茶,每泡的手法都太不一样了,我们听着听着都有点晕。能记得的点在当时也只是走了个过场,没有特别记得,不过既然有笔记,我们可以照葫芦画瓢来操作一下。
所以这次的主题就是用笔记上的方法来泡茶,每一泡都是一个知识点,大家慢慢去琢磨吧。因为我没有参加这次的活动,但是也是想和大家融入,我也相对于来说比较空,以后的整理就由我来做了。既然做了,我也希望大家一起进步,所以昨天连夜做了一个初步的规范,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有限,所以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一起来完善规范,可以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那话不多说了,就一起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