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13735/e8b22a5dc769e75d.jpg)
《人类产生妒忌心理的根源,一个令你惊掉下巴的知识财富。》
我们完全能肯定,在对权力和统治地位追求的地方,就会出现嫉妒这种性格特征。对于他人的成功程度,他开始不惜时间地进行估算,并沉溺于他人对他的看法和他人所取得的成就之中。他总是觉得自己受到歧视,总觉得自己是受到忽视感的牺牲品。
这种受忽视感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就是这种不满足的虚荣心的标志,也是想要比别人拥有更多,或是想拥有一切。
滋生于这种不断地估算他人成功程度的过程中的嫉妒感,绝不会令人获得更多的幸福。社会感的普遍性导致了对于嫉妒的普遍厌恶。可是,“完全没有嫉妒之心”,这一点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在我们中间,完全没有嫉妒的人并不存在。通常情况下,嫉妒在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并不明显。不过,每当一个人遭受到苦难、感受到压迫,或缺乏金钱、食物、衣着、温暖这些东西时,对将来感到绝望时,不能从不幸的情形中找到任何出路的时候,嫉妒就会随之而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13735/8b59c4435e74c069.jpg)
今天,我们人类尚处于文明的开端。嫉妒感虽是我们的伦理和宗教所禁止的,但在心理上,我们仍未足够成熟到消灭嫉妒的程度。贫困很容易产生妒忌心理。但是,我们至少能要求个体这样:对于任何凌驾于他同伴之上的优势,他都不应该去炫耀。炫耀很容易伤害某些人。那些以建立人人平等为目的的标准和法则,是嫉妒迫使我们制定的。最后,我们理性地得出一个我们已经感受到的命题:人人平等的法则。
事实上,在个体的外表上,有时可以轻易地辨认出嫉妒的表现。在语言形象中,人们已长期使用的嫉妒的特征与随之而来的生理现象是密切相关的。“脸都绿了”或“脸色苍白”,是人们形容一个人嫉妒的形态时常见的描述。实际上,这表明的是嫉妒对血液循环所产生的影响。动脉毛细血管的收缩,即是嫉妒的器官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13735/7a9ab533fb7005c5.jpg)
如果从嫉妒的教育意义这一点来看,唯有一条路我们可走。既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嫉妒心理,那么,就只有让它为我们所用。
从个体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劝告他去从事一些有助于提高自尊的职业;而在国际关系中,目睹了邻国的幸福,对其更好的境况产生了嫉妒心理的国家,只能为他们指明一条道路:要找到国家不发达人民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且拥有大刀阔斧破釜沉舟改革的决心与实施有效的实际措行动。除此之外,已无他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13735/961a00ab735f1866.jpg)
在生活中,对共同生活而言,任何心怀嫉妒心理的个体都是毫无益处的。唯一能让他感兴趣的,只是从他人那儿取走点儿什么,剥夺点什么、干扰点什么,大概是他唯一会做的。此外,他有这样一种倾向:随时为没有达到的目的寻找理由,甚至,失败时他会去谴责他人,认为导致自己失败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他可能变成一个战士,一个对他人横加干涉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事他是从不会参与的。对于人性,他了解甚少,这是由于他很少会费心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原因。他人因他而遭受痛苦,他也不会为之动容。嫉妒甚至会使一个人因为他人的痛苦而收获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13735/cf4c119e2ac9fa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