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处桃源                   —《受戒》

一处桃源                   —《受戒》

作者: 张瑞敏36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22:24 被阅读0次

                           

                                                                 

  在准备读《受戒》时我的心理预期是严肃庄严的。因为宗教庙宇给我的刻板印象就是庄严肃穆甚至神秘的。那作为佛教徒必经的仪式那就必然是这样的,以这种仪式命名的小说风格自然也应该是这样。可这篇小说的风格却是截然相反的。他的开头便足够怪异。

    “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在似乎啰嗦的文字里堆砌堆砌出了一堆小职业,最后将婊子和和尚这俩个反差巨大的职业紧紧挨在一起,让我吓了一跳也让我的嘴角自然地轻轻上扬。我原本庄严的阅读预期开始垮塌。

  慢慢地讲到了主人公明海进入庙宇,开始介绍起了庙宇里的四个和尚。可对这四个和尚的介绍却让我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和尚啊!他们的行为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吃喝嫖赌”。脏吗?放在其它文章自然是的,可要注意了写这篇文章的是汪曾祺。先例老和尚的那一想介绍“这是一个很枯寂的人,一天关在屋里,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也看不见他念佛,就是在那一声不响地坐着。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相信在读到“一花一世界”里一个有德老僧的形象已在你脑海浮现,可到读到“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你会笑骂这个不正经的和尚。注意了你是“笑着的”。你被文章的幽默给打动了,给感染了。你会问难道文章是幽默的那文脏就没有肮脏龌龊了吗?如果这是鲁迅的幽默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但这是汪氏幽默。汪曾祺在文章里多有调侃,但他的调侃是不带有讽刺或者挖苦的,是全无恶意的。而这调侃这幽默的本质是原谅是宽容。固而《受戒》是不分好人与坏人,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人。因此那些昏暗的人生、人性的弱点但在这种戏谑中宽容中被冲淡了变得再平凡不过了。于是为后面奠基的和谐也就搭建起来了。

    结尾是让我心醉的。女主小英子是聪慧的,他知道方丈和沙弥尾是不能娶妻的于是她命令小明子“你不要当方方丈!”“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当小明子一一允诺时,爱意的迸发的最后铺垫也就完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来,走到船尾,趴在小明子的耳朵旁,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哇,大胆极了,可这大胆的告白却美极了,比任何的暗示或其他都美的多也干净的多。最后他们将船划入芦苇荡,而我也将对爱恋的最美好的憧憬寄放入这片水乡,这处桃源。

相关文章

  • 一处桃源                   —《受戒》

    在准备读《受戒》时...

  •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

    读完《受戒》,最突出的感受是“美好”。 汪先生在《受戒》里用语言营造了一个美妙的世外桃源,一片自由自在的世俗乐土,...

  • 寻一处桃源

    初中时读过的《桃花源记》是最美的一篇文章,先人避秦时乱,居于此地。不与世纷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每个人...

  • 寻一处桃源

    寻一处桃源 天影 我在俗世前徘徊了许久, 身后远方是桃源的风景依旧, 亘古的声音指引着, 让我转身远离,去寻找, ...

  • 汪曾祺《受戒》

    春日倦怠,午后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看了一遍汪曾祺的《受戒》,恍惚中我仿佛脱离俗世,来到了恬静优美的世外桃源。 说是世...

  • 人间之美——《受戒》主题解读

    汪曾祺在小说《受戒》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庵赵庄。 庵赵庄之所以叫庵赵庄是因为庄上的人大都姓赵,且附近...

  • 《草根醉酒》

    择一吉日 与三五好友 寻一处桃源 搭起炉灶 燃起篝火 ...

  • 酒不醉人人自醉

    寻一处桃源 有酒有肉有友人二三 品评风雅 白雪阳春

  •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一一读《受戒》有感 《受戒》...

  • 寻一处“世外桃源”

    面对纷繁忙碌的生活,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有人爱运动;有人爱读书; 也有人爱艺术……我呢,爱上了古诗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处桃源                   —《受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s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