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受戒》

作者: 心与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09:13 被阅读324次

春日倦怠,午后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看了一遍汪曾祺的《受戒》,恍惚中我仿佛脱离俗世,来到了恬静优美的世外桃源。

说是世外桃源,一是因为那里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比如在写小英子家的住处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的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能闻得见。”

作者简洁质朴的描写,寥寥几笔,就给人营造了一种美好诗意而又带有梦幻色彩的生活环境,让人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是当地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无不充溢着一种和谐诗意的美。这从明子和小英子一家的相处就能看出来。明子初到荸荠庵,很快便和小英子一家相熟。大英子准备嫁妆时,明子给她画绣花。之后,和小英子一起做农活:车水车、看稻场、采荸荠。。。。

两边相处的俨然如一家人,小英子的娘还认他做了干儿子。而且那里没有所谓俗世的偏见,对明子和小英子一僧一俗两小无猜的接触交往,也没有任何流言蜚语,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的事。

这些实际上,都是作者对自然纯朴的桃花源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然而作者在营造这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时,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束缚人性。相反,他笔下的生活处处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他笔下的人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和尚也不例外。

那里出和尚,但与我们想象中四大皆空、不近女色、吃斋念佛、守清规戒律的和尚大不一样。那里当和尚,不为参禅修佛,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门槛较高。他们没有清规戒律可言,对待佛事只是潦草应付。生活中,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赌博,吃肉,娶妻,找情人,唱酸溜溜的歌。年下也杀猪,老师叔念“往生咒”,三师父一刀下去,鲜红猪血带着沫子喷出来。

这种种举止令人匪夷所思,这还是和尚吗?但谁又说和尚就不能做这些?和尚也是人,也要吃饭,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不受清规戒律束缚,敢于释放自己的欲望,活的率性自然,不得不说,作者笔下的和尚更亲切、更真实、更具有人性的一面。

文中关于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作者用朦胧的笔触写的唯美而又动人,那种两小无猜相互喜欢的爱情模式也是很多人内心向往的。

明子对小英子产生好感,我想是在船上第一次相遇时。试想一下,一个少年初次出门,途中遇到一位美丽可爱的女孩,主动向他打招呼,对他笑,还把自己的莲蓬给他吃,这真的很难叫人不对她产生好感。而明子真正对小英子动心,是在看到她留在田埂上的一串脚印。那段描写极其动人。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个人以为,这里的“搞”字改为“踩”字比较好。)

两人感情的进一步发展是在芦花荡,那里安详静谧,四下无人,为两人爱情的升华营造了极佳的氛围。那水边细细密密迎风招展的芦苇,就像是两人情窦初开时慌乱的心绪。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疑惑,既然明子喜欢小英子,为什么不告诉她呢?到最后还是小英子主动向他表白。我想,大概是明子受戒后情感被压抑的缘故吧。而小英子才不管这些,她天性纯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似乎有一点明白了,文章名为受戒,其实是告诫我们要保持天性,顺其自然,不去受戒条的束缚。

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小英子。汪曾祺师承沈从文,两人文章风格相近,文中女主人公更是相似,都是那么美丽善良、纯真质朴。但汪曾祺笔下的女主人公又有一些不一样。

比如小英子,她性格活泼开朗,纯真自然,敢于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和明子第一次相遇,就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把自己一半的莲蓬给他吃。两人在泥里采荸荠时,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脚踩明子的脚。她在膳堂当着许多和尚的面和明子打招呼,“我走啦!”然后大摇大摆走出去。

尤其是文末,听说明子以后有可能当沙弥尾和方丈,她叫他不要当沙弥尾和方丈,并在芦花荡主动向他表白,“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将文章推向高潮。这份赤诚纯真的少女心,真是让人感动不已。我想到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如果她当初能够勇敢一点,主动一点,她和摊送之间或许便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文中少心理描写,使读者很难走进明子和小英子的内心世界,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写此文,不仅仅是为写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以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为线索,来描绘自己心中一个具有人性和美的理想世界。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但这世界只能在意想中去遐思,现实中很难实现。而小英子纯真自然的天性和敢于追求爱情的勇气,还是很值得今人学习的。如果你心里有喜欢的人,那就去勇敢的告诉他(她),就算没有结果,起码不至于以后后悔,更不要像翠翠那样,到最后独自一人作无望的等待。

相关文章

  • 《受戒》汪曾祺

    明海随舅舅到荸荠庵当和尚,庵里共6个人,并不十分守戒规,过着俗世的日子。明海在和小英子的相处中,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

  • 汪曾祺《受戒》

    春日倦怠,午后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看了一遍汪曾祺的《受戒》,恍惚中我仿佛脱离俗世,来到了恬静优美的世外桃源。 说是世...

  • 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

  • 受戒——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

  • 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

  • 《受戒》汪曾祺

    毕飞宇的小说课读到受戒的眉清目秀,王安忆的谈话录写到汪曾祺发现劳动里的乐趣,喜欢世间一切美的东西。全书共23篇短篇...

  • 汪曾祺《受戒》

    1.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2.

  • 小说评介|《受戒》:一个直抒性灵的梦,一篇闲散自在的文

    文/王栩 (作品:《受戒》,汪曾祺 著,收录于《受戒:汪曾祺作品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6月) 明海的家乡...

  • 读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先生的这本小说集收集了他的近四十篇小说,涉及市井人寰方方面面的各色人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泥水匠人贩夫走卒,人...

  • 读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的散文集,我有好些本,诸如《活着多好呀》《自得其乐》,但小说《受戒》我只读过一遍,就扔一边了。觉得不像小说,...

网友评论

  • 木子李维明:受戒,是大师级的,你看得仔细,评的到位!
    心与物语:@木子李维明 谢谢!:blush::blush::pray::pray:
  • 雪山牧场:看过受戒,同感!
    心与物语:@霓虹国小姨妈 如此看来,你一定是个极其懂得美会享受美的人!:blush::blush:
    楠楠细时语:最近看到有人爱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汪曾祺,都会觉得很感动。这么忙碌的时代,静下来享受美,是多么难得的~!赞赞赞
    心与物语:@雪山牧场 手动握手!:smile::smile:
  • 孤瞳:结局隐晦却耐人寻味,终于还是找到了幸福。翠翠的结局是无奈的,与英子不同,她从小和腼腆善良的爷爷生活,没有父母,生出那种性格也是环境所致,英子的生活环境明显优于翠翠,因此有那种渔家少女的活泼热情。我们只需要知道汪曾祺和沈从文两位大师都塑造了他们心中美好的世界就可以了🙏🙏🙏
    心与物语:@孤瞳 :pray::pray::smile::smile:
    孤瞳:@心与物语 🙏🙏🙏🙏🙏☺☺☺☺☺
    心与物语:@孤瞳 你说的很对,翠翠的性格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且不管结局如何,小英子和翠翠都是两个极其美好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许多很美好的想象,这要感谢作者!
  • 山儿姑娘:确实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勇气表白而错失了一份难得的爱情,英子的率真可爱又有勇气的确值得很多人学习。
    山儿姑娘:@心与物语 是啊,应该在还有机会勇敢的时候勇敢一点。
    心与物语:@山姑娘 我很为翠翠感到可惜,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多,人活着还是应该勇敢一点。
  • 凭栏仙后:写出《受戒》的汪曾祺人生晚年生活窘迫。
    凭栏仙后:@心与物语 他的儿子后来写的文章里这样说的。
    心与物语:@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不会吧,我以为他晚年应该过得挺不错的。
  • 阿十木:一份超凡脱俗的情感,足以感天动地。😊😊😊😊😊😊
    心与物语:@阿十木 这样的情感可望不可即。:blush::blush:
  • A寒秋:阅读得好仔细,文中的搞字确实用踩字取代要精彩得多。👏👏
    心与物语:@A寒秋 同感同感,握手握手!:smile::smile:
  • 刀神传说:刀神李流水 一刀断流水 剑圣陆青山 一剑斩青山
  • 老爸的杂拌儿糖:投稿通过。
    心与物语:@老爸的杂拌儿糖 谢谢!

本文标题:汪曾祺《受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c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