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预备知识:运营的对象是“人”
“用户”≠“人”。“用户”代表的是在产品中的一个身份或者角色,不一定是人。磨牙棒的“用户”就是狗狗。
我们做互联网产品,99%的用户是人,要跳出“身份或角色”的视角,看到“用户”背后的“人”。我们服务的是“人”,“人”才是一切的核心。无论是APP、微信群,还是一把锤子,本质都是和“人”交互,为“人”服务,区别是载体和形式不同。
如果不能看清这点,就会掉在“产品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等众多的运营分类中晕头转向。
“人”不同于角色,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我们只有理解了“人”,才能准确指导我们的工作。
人是主观的情绪动物,“理性人”在现实中很少,人类的情感,情绪,是长期固化下来的生存算法。这些算法已经变成一种本能,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自动调用。这对我们一万年前生活在荒野中的祖先来说是好事,因为反应越快,生存的几率越高。从进化的时间维度上来说,一万年太短,所以我们在情绪上,还是个原始人。
人想生存,就要适应环境,所以人就演变成了自动环境适应机。随便出一个测试题发到朋友圈,不少好友会积极的做题并写出答案。
除了外部的自然环境,人形成群体后,会有群体的内部环境,不同的群体内部环境不同,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和行为偏好不同。群体可以从无数个维度来划分,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群体。一般以年龄来粗略划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成人。
人群的不同特性:
小学家长特性
初中生的特性
高中生的特性
小学生:属于刚刚具备基础生活能力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接收信息,学习,模仿,基本没有危险意识,无法判断事物的好坏。所以一般我们的目标用户不是小学生本身,而是帮助小学生做判断的家长,家长符合下面的成人特点
初中生:“大孩子”,处于“孩子-青少年”的过渡期,既有孩子的好奇心,又具备了较强的生活能力。特别喜欢尝试陌生事物,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判断事物的好坏能力较弱
高中生:接近成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能力,开始用理性主观判断事物的好坏,很强的危险意识,基本没有责任意识,对陌生事物谨慎接受。
大学生:成人思维模式,初步有了责任意识(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处于“青少年-成人”的过渡期,刚刚踏入成人世界的他们,就像刚刚踏入青少年期的初中生,在社会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爱表达,爱折腾,其实是希望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成人:思维惯性大,保守,怀疑新事物。只有当一个事物大范围流行了,身边的人都开始用了,才会被动尝试。
人群传播规律:
这就导致了不同年龄的人群对新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
小学生=无脑跟风
初中生=创新发掘者,初期传播者
高中生=二传手
大学生=扩音器,大范围传播
成人=最终接盘侠
传播方向是这样的:
小学生←初中生
初中生→高中生
高中生→大学生
大学生→成人
现实中有些人生理年龄是大学生,但心理年龄还停滞在初中阶段。所以这里指的是心理年龄,而不是时间意义上的生理年龄。所以我们在创新扩散曲线中,会看到各种年龄层的人:
抖音的模仿对象--musial.ly最早的用户就是国外的初中生,然后扩散到高中生,大学生,带动了一般成人大众也开始玩。
而Facebook,是从大学生群体开始传播的,扩散到成人群体,对大学以下群体吸引力较弱,所以才会有Snapchat在中学生里的流行。国内也是一样,微信最火爆的时候,中学生是95后和00后,他们认为,微信是大人用的,他们才不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玩,所以更爱用QQ。
人群阶层
在每个群体中,又会分为不同的阶级或者说圈层:
最顶层是KOL或大V:有大量追随者,人数最少,
小V:冉冉升起的新星,比顶层人数多
普通意见者:什么时候我不爽了我才会发表意见,比小V更多
沉默的大多数:有问题我也懒得说,对产品没那么上心,人数最多的阶层
圈层流动:底层有向高层流动的期望,人人都想成为大V。高层也可能会自然衰落到底层。
圈层不可跃迁定律:因为每个阶层对产品的认知层次不同,意见传导顺序:大V→小V→普通意见者→沉默的大多数。这就像我们学习的电子能级图,围绕原子的电子是能跨级跃迁的。
圈层不可跨级传播:
比如专家如果直接面对大众做科普,效果就会很不好,因为双方认知差距太大,没有一个认知共识,专家觉得高数是基础知识,每个人都该知道,而大众觉得你说的这是啥,拿一个我不明白的东西讲另外一个更不明白的东西,你是在装x还是在科普?
再比如,一个登上山顶的人,对山腰和山脚的人说:“看啊,一览众山小”,山腰和山脚的人却心想,你有病吧,哪里能看到“众山”?我面前就这一座看不到顶的山。
所以必须存在一个中间阶层,承上启下,意见才能正常传导下去。
我看过一本完美世界董事长池宇峰先生写的书:《人的全景:弹簧人、思维体操与进步》。这是一本好书,但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好。本书特别邀请了高晓松和马化腾来试读推荐。他俩就是中间层,尤其是高晓松,粉丝众多,也擅长用大众能接受的语言讲述内容,比如他对本书的推荐语就是“高清无码看世界”。
能力成长曲线
从小学到高考结束,是人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的过程,到了大学,就会有所放松,能力开始下降,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又要面对新的挑战,能力再次提升,但是工作多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和精力的下降,导致能力的下降,这时候留下的更多是经验,人更多是用经验来做事,只要不到老年痴呆的年龄,就会一直保持一个水平。
但这其实并不健康,因为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所以我认为更健康的能力成长曲线是:
相比于短跑者,长跑者在18岁高考的时候,能力值是不如短跑者,但是在工作后能力依旧会持续上涨,不会出现短跑者那样,停留在局部最优的山顶,不再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解刨一家互联网公司
公司如果是一个人
如果把一家公司比作一个人,那么“产品是骨骼,技术是肌肉,CEO是心脏,资金是血液,设计是皮肤,运营是大脑,市场是嘴,销售是肠胃,用户是食物”
产品是骨骼:人的体形,结构是由骨架决定的,同样,一款产品的架构是什么样的,也是由产品来决定的。
技术是肌肉:光有骨架没有肌肉也无法运行,肌肉越发达,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就越强
CEO是心脏:心脏的作用是促进血液的循环,CEO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资金流的控制和分配
资金是血液:每个工作岗位的人都需要工资来生活。工作也需要购置软硬件、市场预算,运营活动预算,都需要资金来赋能,就像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给身体各部分赋能。我们常说一家公司好不好,就看有没有自己造血的能力。
设计是皮肤:我们在预备知识中了解到,大部分人还是感性的情绪动物,设计效果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就像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会先从外表来判断一样。不同的设计风格,其实是不同公司文化、心态的映射。一个产品的设计风格中规中矩,略显严肃,表明公司的文化氛围偏严肃,专业,心态比较保守。一个产品的设计风格活泼卡通化,表明公司的文化氛围也比较轻松活跃,心态开放。
运营是大脑:大脑有四个个主要作用,信息获取,认知,信息加工,下达指令。运营同样需要了解用户(信息获取),洞察用户本质痛点(认知)”,创造解决痛点的方案(信息加工),驱动“产研”把方案变成实际的“产品”(下达指令)。
市场是嘴:嘴的作用就是“说话”和“吃东西”。市场的作用同样是向用户说话,推广产品,然后像获取食物一样,获取用户。
用户是食物:只有得到用户,获取资金(养分)公司才能成长。
销售是肠胃:打造转化方案,引导用户使用“产品”消化“痛点”,从而得到“资金(养分)”。
身体重要,头脑更重要
为什么很多公司是“无头苍蝇”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多为技术和产品背景,这是因为肌肉(技术)和骨骼(产品)能组成基本的身体,只要身体具备了“运动功能”,就能“做”事情。再加上一层设计提供的“皮肤”,一个为用户服务的“仿生人”就诞生了。
这在“仿生人”刚出现的时候行得通,但现在已然通货膨胀,其他器官,尤其是“大脑”发育不良的“仿生人”,就很容易被淘汰。
对于公司来说产品和技术固然重要,毕竟身体健康,是我们活下去的前提。但运营,设计,市场,销售也很重要,尤其是运营(大脑),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想不清楚方向,成为一个个“无头苍蝇”。
在人体胎儿的发育过程中,一开始各个器官的发育就已经分化出来,只是还处于萌芽阶段,类似常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早发育成型的是“心脏(CEO)”,然后是“大脑(运营)”,其他器官并行发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创业从一开始,就要有运营的介入,运营是要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而不是身体都发育完成了,从外面再移植一颗“大脑(运营)”。
肥胖症
当一个仿生人通过销售(肠胃)的消化,得到了很多营养,如果不加强锻炼,并转化成骨骼和肌肉,而是转化成脂肪(自身没有产出,不输出功的混子)沉淀。由于骨骼和肌肉强度小,能提供的力量有限,但又不得不撑起充满赘肉的沉重身体,就导致心脏的负担过重,时间一长,各种疾病缠身,身体垮掉。这就是为什么一家公司会变得臃肿和低效。
这也是过于重视“产品(骨骼)”和“技术(肌肉)”投入的结果,导致身体发育不平衡。具体的解决方案,我将在“组织”一章中详细说明。
第0阶段:“地基越深,大楼越高”
在建筑行业有个知识,地基的深度一般是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一般楼高与地基深度比值是3,即楼高:地基深度=3:1。比如4层楼11-12米高,那地基就要有4米深。
前期的准备就像地基,做的调查研究越充分,地基就越高,产品的高度就能更高,否则地基支撑不住更高楼层,高度越高,产品反而越容易坍塌。
创业开始运营就要介入
不要等到产品上线后再开始进行运营工作,从团队组建的时候就要有运营人员。在还没有方向和想法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运营去观察用户及其行为,从而发现病症,然后和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确定方向,去设计方案解决病症。
比如在我经常锻炼的小河边,有很多人跑步走路强身健体。但一路上却没有小卖部,如果想买水就很不方便。虽然很多人会自己带水,但在在运动一段时间后自带的水就会喝光,那么“没地方买水”就是一个明显的病症。
透过病症看病根
用户的需求是他认为可以治疗“病症”的”良方,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在马车时代,老亨利·福特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这是“需求”。“病症”是“马车依旧很慢啊”,“病根”是“我想要更快的交通方式”
再比如一个人走进杂货铺,说想买一个锤子,但其实他买锤子是想把一幅画钉在墙上。他真正的病根是“我想把画固定在墙上”。这时候用锤子钉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会损伤墙壁,如果钉上后又觉得不满意,多调整几次,就会满墙的钉孔。真空挂钩是更好的方案,不会损伤墙壁,可以挂在不同位置随意进行调整。
好的问题远比答案深刻,真正的病根也比表面的病症更重要。
发现“病症”,而不是幻想“疼痛”
我们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是,你给我一个任务,我完美的做好。这在上学的时候行得通,老师会给你任务。但创业的时候没人再给你分配任务,如果延续这种思维惯性,还去做原来的任务,就很难成功。我技术强,我就做一个技术产品,然后到处去推销。看起来就像一个手握锤子的人,满世界的去找钉子。我们甚至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产品符合市场需求(Product/Market Fit,简称PMF),一边说服自己,一边说服客户。当真正观测用户或者客户的时候,一切幻想的量子叠加态,都会塌缩成唯一而残酷的真相。
用户都是用脚投票的,不会在乎团队是否名校毕业,技术是否先进,对用户来说,一个产品只存在0和1两种状态,0是好用,1是不好用。
这对我们来说,甚至是一种世界观的冲击,为什么原来可以,现在就不行了呢?难道是我变傻了?不,你依然很聪明,但公司需要的不仅是擅长追捕的“好学生”,更需要能独立发现目标的“猎人”。
身份变化后,思维也要变化。很多人到了管理层无法完成这种从“好学生”到“猎人”的身份转变,依旧顺着“好学生”的思维去“发明”根本不存在的“病症”,并联想到巨大的“疼痛”。我们自认为的“病症”,不是已经有产品解决了,就是根本“不痛”。还有些是不足以支撑一家公司的“疑难杂症”。这些都是思维方式导致的“幻想”,用来符合我们擅长的能力,能量消耗最少,最轻松。
只有长时间的泡在目标人群群中,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才能在里面寻找到可以成为机会的“病症”。在张小龙的77条原则中有这样两条:
从微博上感受用户潮流:
每天花一小时看普通用户在微博上讨论他们是如何用你的产品的,感受他们所处时代的潮流。
感知趋势:
感知趋势是来自于我们的各种渠道,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渠道,或者微博上的各种渠道。我自己的个人喜好我会看一些论坛或者微博这样的东西,去看这些离我很远的用户,他们在什么样的氛围、什么样的场景里面去用我们的产品。
所以这里管人的同事们长期会坚持一个习惯,以前提过1000、100、10这样的习惯,就是说每周要去看1000个帖子,不管是微博的,还是哪里的,要看100篇博客,要做10个调研。
善良比聪明更难
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学士毕业典礼上分享了自己儿时的经历: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得克萨斯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他家务。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Airstream拖挂式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遍游美国和加拿大。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加入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Airstream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队伍。
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10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做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
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如果两分钟就吸一口烟的话,你就会少活9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开车,他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
我惹麻烦了吗?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聪明之障
预备知识中我们讲过,我们运营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类似数理化的客观规律。“人”是主观,而且情绪化的,我们就不能像对待客观物体一样去对待“人”。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是带着“主观预期”的。“主观预期”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否解决了我的“痛点?”也就是“有没有用”,这是一款产品存在的前提。
第二层:“有用”,但是使用流程能不能很好的符合“主观预期”?如果不能符合,就是“不好用”
比如钉钉这款产品,第一层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做到同事之间的沟通,但是第二层完全是按照开发人员的“主观预期”设计的,跟大部分用户的“主观预期”完全不同,所以大家就会觉得“非常难用”
“主观预期”的背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工程师思维:追求效率,如何能让程序占用的内存最少,运行速度更快?如何应对高并发流量,怎么分配压力?因为他们长时间跟机器打交道,机器是非常听话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工程师也会习惯把用户当作机器人,或者默认用户跟他们一样是技术专家。这就导致了如果让工程师设计产品,他们就会着重介绍新特性,新功能,在界面上显示一堆技术指标,比如下载速度250k/秒,此照片共有18790k,下载了75.56%。用户并不在乎这些数字,他们只有体验和感受,如果这个图片超过3秒还没下完,他们就会觉得“好慢”。这种感觉才是人性所在,而不是这些参数,指标。
产品经理思维:注重产品的结构,用户路径设计怎么才是最合理的?流量分配规则?各模块的权重层次?
销售思维:如何设计说服客户的步骤和话术?产品的哪些优势是别人没有的?哪些因素可以减少客户的担心?
这就导致了三种不同的“主观预期”:
工程师:简单直接,不要太多流程和功能,直抵核心功能,迅速解决问题,视觉体验不重要。
产品经理:信息架构要井井有条,不要混乱不堪,可以迅速定位想找的内容,功能多少要恰到好处,视觉体验要有层次,突出主要信息,加快寻找效率。能用图标,动画等交互方式替代的,就不要用文字。
销售:请给出一万个说服我的理由,其他都不重要
这里只是简单的举几个例子,有多少职业,大学专业,几乎就有多少种思维方式。我们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主观预期”代替用户的“主观预期”,大概率你的“主观预期”跟用户是不一样的,除非你做的是服务自己职业的人。比如我们提到钉钉的例子,如果是一款针对工程师的IM工具,就非常合适。
所以我们要把产品设置成符合目标用户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自以为“聪明”的“以己度人”
这种可以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叫做“善良”。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微软的产品不那么“善良”而且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而苹果的产品则在很多细节上体现了“善良”,不会做多余的“聪明事”。苹果设计原则之一就是“原始化”,越简单,越原始,越接近小孩的本能,对我们来说是最轻松的,最不需要耗费能量的,所以我们会感觉体验好。人天生是懒惰的,懒惰对于1万年前的原始人是有好处的,懒惰可以让我们保存能量,以备生死攸关的情况下提升存活率。
降低产品对用户的能量消耗成本,才是真正的“善良”。相比来说,微软的产品就没那么“善良”,有时候不得不花很多能量搞懂这些“聪明”的软件如何使用。
发现病症的渠道
小学家长聚集地:
家长讨论微信群,孩子所在市小学论坛,褥羊毛微信群,拼多多,淘宝,抖音,爱奇艺,腾讯视频,知乎,作业帮,作业帮直播课,小猿搜题,猿辅导,微博
初中生聚集地:
QQ群,贴吧,B站,快手,最右,腾讯动漫,快看漫画
高中生聚集地:
QQ群,贴吧,B站,知乎,豆瓣
成人:行业社区,行业公众号,行业网站(或小程序和APP,比如csdn)。
妇产科男医生要生过孩子吗?
有时候团队中会有“目标用户成员”,比如母婴产品对应的妈妈。但一定要在搜集病症的时候做到客观,有时候这些“用户成员”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觉得自己本身是妈妈,所以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可实际上她只是万千妈妈中的一个,她只能代表自己,我们的产品是服务一个群体,而不是单独某个人。
有“用户成员”,只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时候,比较方便。但要注意“使用产品”和“制作产品”是两回事。在妇产科里,真正专业实力过硬的,往往是男医生,男医生没法生孩子却并不影响他的专业程度。同理,团队成员最重要的也是“制作”上的专业能力。
要警惕这样的“用户成员”,只把他们当作其中一个样本就好。
病症表
病症、详情、疼痛级别,疼痛频率,病症范围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病症表,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在创业初期或者立项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确定“目标人群”,这件事应该已经确定了,如果“目标人群”还未确定,可以先把团队之前所做业务的用户作为“目标群体”。记录以下内容:
病症:造成什么问题,比如我想“上传图片”但找不到按钮,有的时候用户也会以“需求”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我想增加一个“上传图片”的功能。
详情:“上传图片”的功能是为了更好的展示个人生活?说明问题?还是满足了什么其他心理需要?具体在哪个步骤想增加“上传图片”功能?等等。
疼痛级别:我们从用户的语言中就能感受到病症的疼痛程度,我们可以从1-10,定一个级别
疼懂频率:有些用户会频繁的反馈一个“病症”,比如一周反馈10几次,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解决,也可能是同一个“病症”一群人频繁反馈。
病症范围:我们的用户中有多少人反馈了同一个病症?一般是按照百分比来计算
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是看到创业的机会才创业。
病症表筛选
首先要整理病症表,如果是多个运营同学一起收集病症,注意病症的名字要统一,否则同样的病症会被当成两个,影响我们后期的筛选。
整理好以后,进行筛选,筛选出病症范围最大,疼痛级别最高,疼痛频率最高的前三个,然后大家讨论,找出团队最擅长处理的病症。作为我们要解决的“目标病症”
竞品调研筛选
筛选后,我们可能发现,排名第一的“目标问题”已经有竞品在做了。如果竞品对病症的处理已经很好,甚至业内有名气了,建议不要去抄袭,而是直接放弃这个“目标病症”,考虑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病症。虽然外表可以抄袭竞品,但背后对用户的认知和设计逻辑,却是黑箱,配套的运营体系就没法搭建。另外,人家的先发优势已经成型,对于用户来,有知名产品不用,为什么要用一个山寨品呢?互联网是赢者通吃的游戏,如果不能成为第一,还是放弃吧。
如果发现虽然有竞品做,但是并没有一款产品做出气候,那肯定是竞品对病症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设计上还有缺陷,如果能在这两点上做出更令用户满意的差异化,也是有机会的。
如果没有竞品做,不一定是好事,受限于团队的人手,病症样本可能还是太小,我们筛选出的“最佳目标”,从大众层面可能只是小众的“疑难杂症”或者不痛不痒的“小病”,不一定是我们希望的“肥沃蓝海”。需要通过后期试验来验证。
注意不要掉进竞品分析的坑里。你从来都是在跟自己比赛,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他们在做什么。张小龙说,“微信没有竞争对手,也不分析竞争对手,他们不是我们的产品经理。与其关注同行,不如关注未来。”
设计特效药
确定了“目标病症”,我们就要开始设计“特效药”了,感觉上这是产品经理的范畴,但其实产品和运营是没法严格分开的,20年前本就是一家。具体我会在后面的“运营简史”中给大家介绍。
跨界:
众所周知我是做K12教育的,但是我经常会试用各种类型的产品,不是只盯着K12的产品,在试用其他类别产品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巧妙的解决方案,给我们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好的启发。
看书:
不要局限于技能类书籍,我们应该看各种类型的书(社会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商业,管理学),你永远不知道其中的哪句话能帮你解决困惑已久的难题。
组合: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的创新方法,就是随机把字典里的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东西。借此他在一年有了250多项发明,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翻译机”,它是由“字典”,“声音合成器”,“计算机”三个词组合而成。同理,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组合已有方法来设计全新的特效药。
反过来想: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字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买验存在 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 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 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 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
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 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 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 无数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 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十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 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 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
随后,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发电装置。
当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或者事实,反过来想也许能帮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运动法:
身体动起来脑子才能动起来,在《运动改变大脑》的作者发现,运动是促成大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运动之后,人周围的环境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处理信息,而促进来大脑的产生。相对来说,植物则不需要大脑,因为他们不动,环境也不会变化。
如果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解决方案路径长而复杂,一定是病症诊断错了,要重新审视病症。宇宙偏爱简洁,好的设计也应如此。
你的产品属于哪类药?
互联网产品,分为三种:
一、工具:比如微信,美图秀秀,百度网盘。直接为C端用户解决问题,提供服务
二、平台:比如自己不生产内容的Facebook,自己没有房产的airbnb,自己没有汽车的滴滴。他们提供的是连接C端和B端的桥梁。
三、互联网+:也可以叫行业互联网,一般自己做工具+平台+传统服务。以作业帮为例,先做的拍照搜题功能,然后聚集用户成为平台,最后通过传统的教育服务来变现。
从实现难度上来说,工具 < 平台 < 互联网+
从层级上来说,工具=基础层,平台=连接层,互联网+=应用层
从用户量上来说:平台 > 工具 > 互联网+
从变现能力来说:工具 < 平台 < 互联网+
找出自己的产品定位,然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来评估以下,你的团队是否有足够能力实现。比如只有两个程序员一个产品经理的团队,去做K12在线教育,难度就太大了。找到适合自己团队能力的事情来做。
临床试验
亲友试验:
这时候我们还没有实际的产品,只有一个解决方案的想法,为了避免主观性,我们可以先找身边属于“目标人群”的亲友,作为我们的试验对象。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1.提前跟亲友说明,一定要说出“真实想法”,不要顾及面子而不说实话,否则会让我们得到错误的结论,误导团队。有时候“真相”是很打击人的,但一定要扛住,锻炼好自己的抗打脸能力。
2.当他们给出反馈的时候,克制住自己为方案“辩护”的冲动,静静地听着对方陈述,有疑惑赶紧问清,注意引导方向(很多人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为对方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同时做好录音和笔记。
邀请试验:
在发现“病症”的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在某一个渠道,比如知乎上,会有针对某个行业经常提问的用户,他们是我们潜在的“目标用户”。大家记录这些用户的ID,然后热情的跟对方打招呼,并说明自己针对他经常提到的问题,设计了解决方案,想看看对方的想法。不是所有人会回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尝试。
手工试验:
如果在“亲友试验”和“邀请试验”这两个阶段中,发现对实际场景下我们对用户有重大的认知错误和逻辑bug,那方案就要回炉重造,或者推翻重来。
这是最低成本验证我们方案的方法,如果这两步被验证OK了,我们就可以进行“手工试验”。所谓“手工试验”,就是不借助技术,而是所有服务都靠人力来实现。比如我们想知道“拍照搜题”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我们可以在贴吧里找到学生发的题目图片,然后手动的把他转化成文字,再搜索答案,最后用搜索到的答案回复相应帖子。如果用户反馈很好,甚至好多学生求你来帮他解答,那么说明这个实际运作起来也是跑的通的,剩下的就是通过产品和技术把流程自动化,代替手工。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活动上,比如我们想做一个活动,但是收益并不确定,没有足够的数据,很难说服繁忙的产品和开发同学支持。于是我就会在QQ群、微信群、产品内置社区里先搞一个小型活动测试一下,全部流程都由运营部门手动实现,不需要任何技术。这样在用数据验证了活动的可行性后,再推进产品和开发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
demo试验:
接着,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想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但产品开发总是需要时间,这期间,我们运营可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只有几个核心步骤的demo,工具有很多,比如Axure,墨刀,选择一个你用起来的舒服就行,我习惯使用墨刀。做好后,把演示的流程录制下来,配上语音说明,发到类似B站这样的视频网站,在介绍中附上演示连接。如果靶向足够精准,会俘获很大的播放量,评论里我们就能得到很多反馈。
制作一个演示动画其实效果更好,动画更易让观众理解原理
这种方法最知名的就是Dropbox(类似百度网盘)
Dropbox创始人德鲁·休斯顿在最开始的时候花了几天时间,做了一个2分多钟的视频,视频主要是演示Dropbox所能解决的痛点以及使用场景,之后休斯顿把视频放到Youtube上面,很多网友通过视频来到Dropbox网站留言表示了强烈的使用意愿。也正是这2分多钟的视频(视频见本文开头部分),为Dropbox带来了上千万的用户。
用户调研:
问卷设计:
我们的问卷,尽量做到最小颗粒度,一次问卷就针对一个小功能进行调研,一次调研不要做大而全的调研,这样很难帮我们深度了解用户的感受。
如,针对某个功能模块,我们可以这么问:
1.这个功能是否能帮助你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2.你会经常使用这个功能吗?
3.下次再用的时候,你还知道怎么操作吗?
5.第一次使用,弄错了多少步才学会使用?
6.还有哪些建议?请描述出来
用户打开录屏,一边使用我们的功能(比如这里app最底部的小说推荐功能,推荐「屌丝逆袭」类玄幻、穿越小说),一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我们观察录像,看看真实情况什么样,可以发现调查用户可以容忍,但还是有问题的地方(比如一个按钮太小,用户点了3次才点中)。
注意事项:
1.不要预设用户已经有前置知识储备,要把用户当作3岁小孩一样的小白,而不是像工程师那样把用户当作技术专家。
2.选项中一定要留一个“其他,请写出来”,用户的感受千奇百怪,而且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想的“理想状态”差别会很大。
3.提前跟用户讲清楚,不好就是不好,不要刻意迎合,否则虚假的结果会误导团队。
4.问卷全部收集前,不要展示当前投票结果,从众效应会干扰剩余用户的选择。
5.尽量把调研放到使用该功能的流程中,这个时候用户感受是最深的,而不是生硬的单独发起一场调研活动。
6.用户建议部分,除了文字+图片的形式,最好加上视频形式,也就是用户打开录屏,一边操作,一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让我们最清晰的理解用户的描述,大大减少来回沟通的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