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邦开国后尽杀忠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刘邦开国后尽杀忠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作者: 知乎皮耶霍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4:22 被阅读0次

‍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宴请群臣,让群臣说一下为何他能打败项羽,没有一个人说到他心里,后来刘邦总结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攻必克、战必胜,吾不如韩信;填充国家、镇抚百姓,吾不如萧何。”由此可见张良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刘邦打败项羽后为稳固江山杀了一批功臣,就连萧何也不得不自泼污水保命,而张良却受到了极大的礼遇,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张良没有兵权。被杀的异姓诸侯王如彭越、英布、韩信都手握重兵,而且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帅之才,他们那天要是造刘邦的反,那还不得天下震动,尤其是韩信,当时估计在战场上没人能打得过他。正是因为他们潜在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刘邦才不得不杀。但张良只是一个谋士,并没有兵权,所以刘邦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张良没有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萧何身为丞相,百官之首,直接管理着整个帝国的官员,所以他在看到那些诸侯王的下场后为保命也是自泼污水,使刘邦放松了对他的戒心。而张良作为刘邦的贴身谋士,只对刘邦负责,也很少接触其他人,没有拉帮结派,只身一人。另一个原因是张良曾经帮吕后保住了太子,吕后对他也是感恩有加。

张良自身需求已经实现,他最初就是为了报秦灭韩之仇,现在大仇得报,他也没什么心愿了,而且本人也比较淡泊名利,醉心黄老之术。天下大定之后他就退出了权力圈,对刘邦没有什么威胁,自然不用杀了他。

相关文章

  • 刘邦开国后尽杀忠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宴请群臣,让群臣说一下为何他能打败项羽,没有一个人说到他心里,后来刘邦总结道:“运筹帷幄之中,...

  • 吃多大食,成多大事

    西汉的开国者中,以刘邦为代表,都是些天才人物。刘邦雄才大略,做啥成啥。张良助长其智慧,萧何落实其实务。张良不必多言...

  • 就张良入咸阳阻高祖进宫一事谈

    大家都知道,张良是汉朝的一代忠臣。也是刘邦手下最具有谋略和计策的人之一。也是刘邦手下的著名的智囊。他同样也...

  • 有一种低调,叫陈平(1)

    陈平: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功臣、宰相。初随项羽,后跟刘邦,侍吕后,至文帝。 陈平是个不太容易描述的人物,和韩信、张良...

  •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张华

    张良,汉王朝的战略规划师。 刘邦封赏开国功臣的时候,给张良配备齐国三万户封地,张良说他花不了这么多,请求调换成沛县...

  • 论张良

    ——史记人物之张良 张良作为“谋圣”,是个很有谋略的人。 张良在群雄发起的战争中,张良发起民兵反秦,后归刘邦,成为...

  • 《<史记>研读》44:项羽本纪(八)

    项羽本纪(八) 刘邦想要撤军西归,张良和陈平劝说刘邦:“大汉已经现在占有天下大半,诸侯全都归附。楚军粮尽兵...

  • 第四十九回 刘邦夺韩信兵伐齐 郦生下齐国反遭烹|大秦帝国|通鉴演

    俪食其给刘邦出了个封六国之后复其国的主意,遭到张良的强烈反对。张良给刘邦讲了这一馊主意的危害后,气得刘邦大骂俪食其...

  • 刘邦称帝后,大杀功臣,为何张良能全身而退?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

  • 保身

    张良是贵族,是刘邦做皇帝的引路人,同时张良的聪明也体现在他能认清旧制度一去不复返,项羽不能。没有张良,刘邦怕是混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邦开国后尽杀忠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a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