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闻标题:一键去世?“安乐死舱”在瑞士通过审批,研发者:仅需30秒、无窒息感(南方周刊)
该新闻称: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一款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的辅助自杀胶囊舱“Sarco”成功通过瑞士法律审批,并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Sarco的启动按钮位于舱内,使用者可以在任意自己想要死亡时间按下按钮,无需外界帮助。
启动后,氮气就会瞬间充满胶囊舱内部,从而降低氧气浓度。使用者会感到迷失方向,但同时在失去意识前还会有轻微兴奋感。通过这种方法,仅需30秒,使用者就会在没有恐惧、没有窒息的感觉中死亡。
澳大利亚安乐死活动家菲利普·尼茨克表示:“它的好处是,使用者不需要得到任何许可,不需要特殊的医生来完成注射,也不需要获取难以获得的药物。我们并没有忽视任何事情,也不涉及任何法律问题。”
“在许多国家,自杀并不违法,只有协助一个人自杀才是违法的。”

01
听上去的确很美,如果这一产品能普及的话,人类就真的实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网友反应也是比较强烈的,大多数都理解并支持这一方案。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全球只有荷兰、瑞士、比利时和加拿大等国家合法化了“安乐死”。
但“安乐死”法规依然相当严格,以目前几个国家来看只允许“十八岁以上绝症患者在医生协助下结束生命,精神状态不足以作出决定的人不包括在内”。
02
在我国,因为经济、伦理、法律、道德等因素,要合法化“安乐死”怕是困难重重,不过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觉得还是有望实现的。
今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大的亮点是对“生命权”的重视,其范围包括未出生的胎儿和已经离世的生命,从中让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光芒。
但生命的含义还不止于此,它不仅包括“生命”还包括“死亡”。
要知道,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有当我们能自主选择更不痛苦、更有尊严的死亡方式时,我们的生命才得到完全的尊重。
03
想到刘大神在《三体2》里写的那句话:
给岁月以文明,
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书里的语境是,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大低谷”时期后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反思,从而总结出了这句名言。
“怀里快饿死的孩子和延续人类文明,哪个重要?你们现在也许会说后者重要,但把你放到那时就不会那么想了,不管未来如何,当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三体2:黑暗森林》
无论何时何地“当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在当下”。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被“三纲五常”捆绑了太久,以为君君臣臣的儒家思想下就是真正的文明社会,其实不然。
真正的文明是从最细微处、最底层给予关怀,是最终极也最高级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不难想像,大刘的“大低谷”参考的是欧洲中世纪,人类的反思即“文艺复兴”。
这句话中“文明”对应的是“生命”即人文关怀,而“岁月”是指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也就是社会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其主角都是“生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
我们可以为了文明(人文关怀)而牺牲社会发展,但万不可因社会发展而去牺牲文明(人文关怀)。
如今社会在发展,文明也在进步。
相信终有一天,文明会把我们带到有选择的死亡权面前。
彼时死亡不再令人崩溃恐惧,它变得更平淡甚至温馨。它是生命的谢幕,理应有其庄重和仪式感。
当某个人明知自己时日无多,往后活着只是无边的痛苦时,他可以像结婚那样、像给孩子办满月酒那样,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来絮絮话,和他们好好告个别。
跟他们说,虽然这世界很美好,但抱歉我不能陪你们了,各自保重,我先走一步。
然后转身走向那个胶囊,坦然的按下按钮。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寿终正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