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传承系列】绚烂的青铜文明之没落

【历史传承系列】绚烂的青铜文明之没落

作者: 草帽叔叔 | 来源:发表于2024-05-25 08:2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本篇主题秦汉时期,随着铁器成熟青铜器开始没落了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纯铜矿石,这些天然纯铜硬度较低,无需冶炼,只需简单捶打就可以加工使用。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

然而纯铜材质偏软(纯铜布氏硬度30~35HB,对比之下,青铜硬度70~90HB,纯铁硬度50~100HB,现代低碳钢150HB/高碳钢600HB),导致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大局限。

很快,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发展出了添加其他元素的铜合金(主要是铜锌合金的黄铜和铜锡合金的青铜),取代了天然纯铜。

特别是其中的青铜,不仅硬度高,而且熔点低(700~900℃,低于天然纯铜熔点1083℃),加工冶炼更加容易。

因此,最终催生孕育出了一个璀璨绚烂的青铜文明时代!

然而,就在青铜器大行其道的同时,一种全新的工具材料也在悄然发展,并最终埋葬了青铜时代,那就是铁器。

跟铜一样,自然界也有天然铁的存在,而且早期人类跟铁的接触也是来自天然铁。

不过不一样的是,自然界的天然铁不是地球孕生而成的,而是来自天外,也就是陨铁。

也正因为如此,有限的资源导致人类虽然很早就发现并制作了铁制工具,却在长达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被青铜稳压一头。

在中国,青铜文明在夏商周三朝达到鼎盛。

然而,从东周战国末年开始,一直到秦汉时期,随着人工冶铁技术的发展成熟,青铜器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开始走向没落。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由礼器、兵器为主变为以日用品为主,其品种类型减少,装饰趋于简单。

到了东汉时期,铁制兵器基本淘汰了青铜兵器。

而后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青铜器更是被社会全面性淘汰:

高端的应用被金银制品所取代,中低端则被成熟的瓷器所代替,辉煌近两千年的青铜器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踪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青铜制作的铜镜和铜钱一直经久不衰,一直用到了到明清和民国时期,才随着玻璃镜面和金银纸币的兴起或引入而被最终淘汰……

【配图】自然界存在天然纯铜(图片引用自陕西博物馆等处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拓展学习】

①青铜文明的遗存——铜镜(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铜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一般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而成。

在中国,铜镜在商代最早是作为祭祀的礼器出现,而后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仅流行于王公贵族之间,直到西汉末期,铜镜才慢慢走向民间,成为人们生活种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具。

中国铜镜制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形态美观,镜背铭文图案华丽、丰富多样,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铜镜历史悠久,在唐宋时出现两次发展高峰,而到明清时期以后,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和引入,铜镜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配图】制作精美的中国铜镜(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②青铜文明的遗存——铜钱(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铜钱是古代中国一种常见的铜质辅币,也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货币类型之一。

广义的铜钱指代范围较广,自先秦时期的铜贝、布币、刀币,到秦汉以后的半两、五铢、通宝、重宝到元宝,一直到宣统、民国通宝,包括清末民初铸造的各种机制铜币,都可以统称为铜钱。

而狭义的铜钱,特指秦汉以后的各类圆形方孔铜质钱币,又有泉、布、帛和孔方兄等别称。

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接近崩溃,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可供交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在流通中要不断进行分割和成色鉴定的金属称量货币不适应市场环境,从而逐渐被各种金属铸币所取代。

这一时期,各国流行的制钱有刀、布、贝和圜钱等不同制式。

【配图】战国七雄货币分布(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刀、布、贝等制式的钱币,采纳天圆地方学说,以圜钱为基础铸造了方孔铜钱“半两”,上有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铜钱,其铸期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除了偶尔出现的特例,一直是中国货币的主要流通样式!

【配图】最早和最后的方孔圆钱(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文章

  • 朝阳镇踏青

    朝阳镇踏青 自然赋予生命以绚烂,人文赋予生存之历史文明。而我们——这活着的人,则要懂得欣赏与传承。 ...

  • 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

    作者:沈益帆 指导:刘艳、郑鹏、袁浩 心❤️:以灿烂的笑脸为中心图、体现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这个单元。 线:线条总体较...

  • 过去是现在的曾经(13)

    今天的主题——青铜文明 这个青铜不是王者荣耀的青铜,是实实在在的青铜。以一种金属材质,成为历史博物馆重要的展品的标...

  •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记录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中华古老的文明。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是传承中华文化,规...

  • 沉思

    流行的是时尚 沉淀的是历史 传承的是文明 值得回味的才是经典 一朵鲜花绿叶相伴合作之美

  • 国之幸事

    昨晚看了完整一期的《国家宝藏》,深受感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得以延续,传承,是国家之幸事,是国民之幸事! 这件小...

  • 文化与历史

    精彩推荐:樊教授讲农业、历史、文化、文明、传承,历史其实是时间遗留,文化、文明是在这遗留中得天应人后的保留。

  • 【天元藏·荐】岫岩玉龙纹香炉

    古语有云:“千金易得,美玉难求。”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明中,玉石作为千年传承中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自然之灵气、本身...

  • 历史文明的传承与感悟

    繁忙而充实的暑假就要结束了,抓住假期的小尾巴,我和女儿报名参加了沂蒙青少年“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 今天,...

  • 世界古文明――古埃及文明

    在世界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文明,但在历史发展的各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传承下来,比如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传承系列】绚烂的青铜文明之没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cd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