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四郎,其实千年前有个诸侯的经历和他一样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四郎,其实千年前有个诸侯的经历和他一样

作者: 山家往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22:06 被阅读0次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已经收官,林九郎和太子斗的如火如荼,我们不得不感叹圣人李四郎权利制衡手段的高明,一手缔造了大唐盛世的李隆基,在治国理政方面也确实非寻常皇帝可比。实际上,在比李隆基还要早一千多年的春秋时代,有一个诸侯,与唐明皇的经历像极了,那个人就是晋国的国君---晋献公。

 相同的即位背景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生了四子二女,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第四子,按说怎么算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皇帝,但造化就是这么弄人。

 代王李弘,4岁即被立为太子,自幼孝顺仁德,23岁猝死,死因不明;李弘死后潞王李贤立为太子,也是少年才俊,可惜,29岁被逼自杀。

在李治死后,三子李显当了皇帝,宠爱韦后,所以韦氏一族开始崛起,有人就劝他不要对韦家这么好,李治这哥们脑子一犯浑,说,天下都可以给他,别说这点好处了。

这话传到武则天耳朵里,直接把李显这个皇上给废成了庐陵王。

就这样,好事轮到了李旦的头上,莫名其妙就当了大唐皇帝。

要说李旦这人,真是聪明,虽说当了皇帝,但是自己就把自己闷在宫里,啥事不管,还给母亲武则天说,妈呀,还是你来处理国政吧,咱能力不够。

后来,武则天又把庐陵王李显召回长安,立为太子,705年发生神龙之变,李显才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

可是,他这个皇上不怎么好当,管事的似乎成了韦皇后,另外还有武氏。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心想当皇太女,太子李重俊感到了压力,起兵造反,杀掉武三思一族,最后兵败被杀。这样,朝堂就成了韦后的天下,直到公元710年李显驾崩。

韦后想效法武则天临朝称制,李隆基联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将其干翻,扶助父亲李旦复位。两年后,太平公主威胁她哥哥李旦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李旦又开始和稀泥了,传位给儿子李隆基,自己掌握军政大权。李隆基也不是任人摆布的主儿,三年后杀掉姑姑太平公主,到这里,才算是肃清朝堂。

我们可以把683年到710年这段时间笼统的看做武周时期,短短二十几年,朝堂势力虽然换了一拨又一波,但大体可以划分为三股----武后、武氏残余势力、韦后。

神龙之变居功至伟,它清算了武后,但不彻底,所以留下了以武三思为代表的部分武氏族人;后来李重俊洗掉武氏残余。到了唐隆政变的时候,只剩下没有根基的韦后了。李隆基其实就是一个收割者,没有前面那些人的努力,他怕是难以成功。算下来,这是两代人的鲜血铺就了他的帝王路。

再看看晋献公

与李隆基得位不同的是,晋献公并没有经过大规模屠杀,但是背景是完全一样的。

都说三家分晋的原因是晋国无公族,真假先不说,那晋国的公族去了哪里了?

是被晋武公、晋献公这爷儿俩给灭了。

这事,得从晋献公的父亲晋武公说起。

 晋武公刚刚继承父位时,职位是曲沃武公,还不是诸侯,就是一城邦的邦主,那个时候,晋国处于分裂期,当家人是晋哀侯。可是,这哥儿们不甘居于人下,便进攻翼城,最终俘杀晋哀侯,晋人立晋哀侯之子为晋小子侯,几年后又被武公诱杀,眼看着就要夺取晋国王权了,周桓王出于维护天子威仪,出兵干预,将武公赶回了曲沃。但是武公很快又将晋侯缗杀掉。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武公将翼城的珍宝全都进献给了周釐王,最终获封晋武公。这世上,高贵如周天子者,也是见钱眼开呀。

在晋武公争夺晋国王座之时,史料上并没有见到诡诸(即后来的晋献公)的过多记载。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断,晋武公获封诸侯称号九年后去世,享年77岁。古人结婚较早,晋献公在位26年,他即位的时候差不多四十岁左右。在即位之前,毋庸置疑,他肯定也是跟着父亲一起争夺晋国。

相同的嗜好----杀太子

李隆基见惯了太多的宫廷杀戮,可以说,他是踩着别人的尸体爬上来的,所以对于宫中之事非常敏感,随时监控着太子、诸臣的一举一动。《长安十二时辰》上,太子形象给人印象太深刻了,都龟缩成孙子了。

 另外,李隆基有三十个儿子,二十九个女儿,防备这么多人,简直是心力憔悴。有个风吹草动,他便胆战心惊。诸位皇子亦是小心翼翼,即便如此,李隆基还是创造了历史上的记录---一天杀了三个儿子。

话说赵丽妃的儿子李瑛被立为太子,可是,后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慧妃也入宫了,成了李隆基的专宠,武慧妃勾结李林甫等人构陷李瑛,最终,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被李隆基一勺烩了!

晋献公这人呢,不像李隆基儿子那么多,他只有5个,其中有两个还是骊戎姐妹所生。但是在杀儿子这个问题上,似乎毫不手软。

 同唐玄宗一样,他也有一个宠妃,叫骊姬。这个女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私通优施,勾结梁五和东关嬖五,最终逼杀太子申生,幸亏夷吾和重耳不是那种愚孝,出奔他国,历尽磨难,分别返国即位。

结束语

其实,唐玄宗和晋献公不仅仅只是相同的经历,在文治武功方面也是相当出色。开元盛世,万国来朝这个就不说了。晋献公这个人事业心非常重,在位期间,晋国面积扩张了3倍之多!没有他这份基础,他儿子晋文公怕是也成不了春秋五霸,晋国也更不可能称霸百年之久。

有时不得不感慨,历史真是一种轮回,或许,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重复了前人之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四郎,其实千年前有个诸侯的经历和他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cojctx.html